何年弃微官,携手众山路。
意思:何年弃小官,携手众山路。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次韵子瞻再游径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游山玩水诗,表达了作者对与兄同游山中的向往和怀念。
首联“我兄东南游,我亦梦中去”,作者描述了自己的兄长正在东南游历,而他自己也在梦中游历山水。这种对兄长的思念之情,通过梦境的描绘,显得更加深沉和真挚。
颔联“径山闻已熟,往意穿云雾”,作者表达了对径山之秋熟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游历山水的向往之情。作者似乎已经穿过了云雾,准备前往径山。
颈联“梦经山前溪,足冷忽先渡”,作者在梦中经过了山前的溪流,感到脚冷,似乎暗示着旅途的艰辛和疲惫。这一联描绘了梦境中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热爱和向往。
接下来的一联,“举头云峰合,到寺霜日莫”,作者描述了到达山顶时抬头看到的云峰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寺庙的期待和对时间的珍惜。这一联描绘了梦境中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在接下来的几联中,“香厨馔岩蔌,野径踏藤屦”,描述了山中野餐和踏青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美景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平生共游处,骞足蹑高步”,表达了作者与兄长共游山中的愿望和决心。
最后,“崎岖每生胝,眩晃屡回顾”,描述了旅途中的艰辛和疲惫,同时也表达了对兄长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何年弃微官,携手众山路”,表达了作者对回归自然、与兄长共同游历山水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梦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与兄长共同游历山水的向往和怀念。诗中描绘的山水美景、旅途艰辛、思念之情等元素,都为这首诗增添了丰富的情感和内涵。
相关句子
- 山路相随步步高,忘怀携手上嵯峨。-- 出自《与谬栓法同行口占分水岭诗》作者:[宋]骆罗宪
- 何年遗汝。-- 出自《摸鱼子 赋玉簪录呈赵太初兼与时中茂异》作者:[元]姚燧
- 解佩是何年。-- 出自《风入松 水仙》作者:[元]沈禧
- 解佩是何年。-- 出自《风入松 水仙》作者:[元]沈禧
- 何年白鹿洞?-- 出自《游白鹿洞歌》作者:[明]紫霞真人
- 何年彻。-- 出自《摘红英·东风冽》作者:[宋]赵汝茪
- 今夕是何年。-- 出自《菩萨蛮·雪林一夜收寒了》作者:[宋]范成大
- 芳草何年歇?-- 出自《次申屠子迪韵 其三》作者:[元]王冕
- 何年迎弄玉。-- 出自《奉和赐曹美人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 问何年种植。-- 出自《金缕曲/贺新郎》作者:[宋]刘辰翁
- 见何年。-- 出自《惜分钗 春闺》作者:[清]徐灿
- 山路有黄鹂。-- 出自《菩萨蛮·春残日日风和雨》作者:[宋]韩元吉
- 下马东山路。-- 出自《贺新郎·下马东山路》作者:[宋]辛弃疾
- 溪桥山路。-- 出自《探春令·溪桥山路》作者:[宋]赵长卿
- 山路郁盘桓。-- 出自《招隐诗二首》作者:[魏晋]陆机
- 关山路。-- 出自《秦楼月》作者:[元]刘秉忠
- 旧游山路。-- 出自《减字木兰花·旧游山路》作者:[宋]刘辰翁
-
青山路。-- 出自《点绛唇·竹隐高深》作者:[宋]韩淲
- 山路惊秋老。-- 出自《醉花阴·碧玉槎桠金粟小》作者:[宋]丘崈
- 三山路杳。-- 出自《瑞鹤仙 雪迷蓬岛》作者:[元]长筌子
- 孤山路熟。-- 出自《狮儿词 赋梅次仇山村韵》作者:[元]张雨
- 携手重携手,夹江金线柳。-- 出自《杂体联锦》作者:[唐]韦庄
- 携手同车。-- 出自《四言诗十一首 其十一》作者:[汉]嵇康
- 乘舆携手。-- 出自《赠逸民诗 十》作者:[南北朝]萧衍
- 良辰一携手。-- 出自《刘博士江丞朱从事同顾不值作诗云尔》作者:[南北朝]何逊
- 携手同行。-- 出自《答赵景猷》作者:[魏晋]曹摅
- 携手。-- 出自《定风波 题画梅 庚寅腊月,同天台陶九成访云》作者:[元]倪瓒
- 携手看云锦。-- 出自《虞美人·天凉来傍荷花饮》作者:[宋]赵以夫
- 携手同归。-- 出自《画堂春·一绡香暖看灯衣》作者:[宋]许棐
- 携手。-- 出自《定风波·待得明年重把酒》作者:[唐]吴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