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夏浅胜春日,儿女纷纷岂得知。
意思:从明年夏天浅胜春天,儿女们纷纷怎能知道。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初夏游凌氏小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水满池塘叶满枝》是一首优美的夏日诗篇,它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夏日的美丽和宁静。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水满池塘叶满枝”这句诗描绘了夏日的池塘,水满盈盈,荷叶茂盛,枝叶繁茂。这句诗为读者展示了夏日的生机勃勃,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曲廊危榭惬幽期”这句诗描绘了夏日中在曲折的走廊和精致的亭榭中享受的宁静和愉悦。这里的“幽期”可以理解为一种幽静的享受,与夏日的宁静和美好相契合。
“风和海燕分泥处”这句诗描绘了夏日的风和日丽,海燕在分泥的地方飞翔,给人一种温馨和舒适的感觉。海燕是夏日的象征,它的出现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日永吴蚕上簇时”这句诗描绘了夏日阳光充足的时候,吴地的蚕儿上簇的情景。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夏日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农耕生活的忙碌和充实。
“闲理阮咸寻旧谱”这句诗描绘了诗人闲暇时弹奏阮咸,寻找旧日的乐谱。阮咸是一种古代乐器,在这里诗人通过弹奏表达了自己的闲适和愉悦。
“细倾白堕赋新诗”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细品美酒,赋写新诗的情景。白堕是一种古代名酒,在这里诗人通过细品美酒来表达自己的愉悦和享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夏日的美好和宁静。它表达了诗人对夏日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最后一句“从来夏浅胜春日,儿女纷纷岂得知”更是点明了诗人对夏日时光的珍视和喜爱,与春天的短暂和喧闹形成对比,强调了夏日时光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夏日诗篇,它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夏日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相关句子
-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出自《江外思乡(一作归)》作者:[唐]韦庄
- 年光佳处惟初夏,儿女纷纷讵得知!-- 出自《初夏山中》作者:[宋]陆游
- 春日起尘埃。-- 出自《洛阳道 二》作者:[南北朝]徐陵
- 春日迟迟。-- 出自《秋胡行 一》作者:[南北朝]谢惠连
- 春日迟迟。-- 出自《汉宫春慢/汉宫春》作者:[宋]无名氏
- 无妨对春日。-- 出自《和庾四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 春日迟迟。-- 出自《行香子·春日迟迟》作者:[宋]赵师侠
- 儿女金灯。-- 出自《满庭芳·人居浮世》作者:[元]马钰
- 满堂儿女。-- 出自《减字木兰花·糟糠相乐》作者:[宋]王之望
- 满前儿女。-- 出自《霜天晓角·满前儿女》作者:[宋]刘子寰
- 儿女俱成长。-- 出自《菩萨蛮·蓂留四叶书云後》作者:[宋]无名氏
- 儿女成围。-- 出自《减字木兰花·当年夜雨》作者:[宋]黄庭坚
- 谢家儿女。-- 出自《乐府鸟衣怨 旧名点绛唇》作者:[元]元好问
- 儿女此情同。-- 出自《浪淘沙·不肯过江东》作者:[宋]辛弃疾
- 痴儿女。-- 出自《点绛唇·春意催花》作者:[宋]王之道
- 儿女聚嬉嬉。-- 出自《最高楼 卫生行之,少流寓兵革中。既长,始》作者:[金]段克己
- 呼儿女。-- 出自《茶瓶儿·孝顺先知金母》作者:[元]王哲
- 幽情谁得知。-- 出自《阮郎归·玉肌花脸柳腰肢》作者:[宋]欧阳修
- 此情谁得知。-- 出自《更漏子·蕣华浓》作者:[宋]晏殊
- 旁人那得知。-- 出自《代别鹤操》作者:[南北朝]鲍照
- 此情谁得知。-- 出自《阮郎归·长杨风软弄腰肢》作者:[宋]王之道
- 得知音。-- 出自《江城子·修行还悟宿根深》作者:[元]尹志平
- 从来懒学人。-- 出自《菩萨蛮·燕姬越女初相见》作者:[宋]颜奎
- 海峰何从来?-- 出自《游虎丘》作者:[元]郭麟孙
- 从来简帝心。-- 出自《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作者:[唐]王维
- 从来只个。-- 出自《点绛唇·不挂一裘》作者:[宋]向子諲
- 从来重分阴。-- 出自《往晋陵联句》作者:[南北朝]何逊
- 从来性。-- 出自《瑶台月 其中疑有脱误》作者:[元]王哲
- 从来清瘦。-- 出自《清平乐·从来清瘦》作者:[宋]王质
- 这个从来-- 出自《好离乡 余祖居利州,有李仙者,自彼而来。》作者:[元]王丹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