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得不均嗟怨众,受恩多是本朝人。
意思:分别得到不均抱怨大家,接受恩多是本朝人。
出自作者[明]朱有燉的《元宫词(一百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官员对皇帝的恩赐所引发的不公平待遇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圣心常恤叆焉贫”,诗人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皇帝对贫穷百姓的深切关怀,使用了“恤”字表达了对贫穷的关切和同情,而“叆焉贫”则表达了贫穷者的困境和痛苦。
“特敕中书赐绢银”表明,皇帝特别下令中书省赐予绢和银,以帮助贫困的人。然而,这也引发了诗人的忧虑和感慨。
“分得不均嗟怨众”表达了分配不公的抱怨和不满,许多人没有得到足够的援助,而那些得到援助的人往往是本朝人,即本国的公民,这引发了诗人对不公平待遇的深深忧虑。
“受恩多是本朝人”这句话揭示了一个问题,即恩惠更多地给予了本国的公民,而非所有的需要帮助的人。这引发了诗人对公平和公正的深深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赐的不公平分配的深深感慨,以及对公平和公正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贫困者的困境,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引发了对社会公正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