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郑待郎挽歌辞》 即丘余庆在,终应吕虔刀。

即丘余庆在,终应吕虔刀。

意思:就是我我庆在,最后应吕虔刀。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郑待郎挽歌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赞美与期望的诗。首先,从整体上看,诗人在表达一种对英雄豪杰的赞美和期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人物的英勇、智慧和高尚品质。 “云梦气回复,比肩生俊豪”描绘了英雄豪杰涌现的背景,云梦之地,气概恢复,英雄比肩而生。这里,诗人用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烘托出一群英勇无畏、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司农家学富,廷尉里门高”这是对英雄的家世和学问的赞美,农家学问丰富,廷尉家门高贵,展现了英雄们出身名门,拥有深厚的家学渊源。 “骐骥昔千里,凤皇今一毛”诗人通过骐骥和凤皇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英雄们的超凡才华和远大前程。骐骥是千里马,凤皇是神鸟,这两者都是才华和高贵的象征。 “即丘余庆在,终应吕虔刀”在这两句中,诗人引用了历史典故,即丘是有福之地,吕虔刀是三国时期吕虔所用的宝刀,象征着英雄们的荣耀和力量。诗人通过这些典故,表达了对英雄们未来的美好期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赞美了英雄豪杰的英勇、智慧和高尚品质,同时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云梦气回复,比肩生俊豪。
司农家学富,廷尉里门高。
骐骥昔千里,凤皇今一毛。
即丘余庆在,终应吕虔刀。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余庆

    读音:yú qìng

    繁体字:餘慶

    英语:Yuqing

    意思:(余庆,余庆)

     1.指留给子孙后辈的德泽。
      ▶《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南史•齐高

  • 虔刀

    读音:qián dāo

    繁体字:虔刀

    意思:《太平御览》卷三四五引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三国·魏·徐州刺史吕虔有佩刀,有个识刀剑的工匠看了后,认为必须身居三公之位的人才可佩带此刀。于是吕虔将刀赠送王祥,祥后为司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