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倚蓬窗还自笑,此身漂泊愧沙鸥。
意思:独自倚靠在蓬窗返回自己笑,这身漂泊感到沙鸥。
出自作者[宋]黄庚的《舟行送王琴所之澉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晨星寥落曙光浮,柳岸风轻送客舟。》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离别情感的诗,它以晨星、曙光、柳岸、风轻、流水、远山、白露等自然元素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首句“晨星寥落曙光浮”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寥落的晨星和初升的曙光形成对比,给人一种寂静而清新的感觉。第二句“柳岸风轻送客舟”则以柳岸和风轻以及离别的客舟为意象,传达出离别的伤感。
接下来的两句“万点远山重叠根,一江流水浅深愁。”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愁绪,远处的山峦重叠,如同心中的忧虑和纠结,而一江流水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让人感到深深的愁苦。这两句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淡烟茅店家家晓,白露枫林处处秋。”这两句诗描绘了清晨的景象,薄雾中的茅店,枫林的露水,都带有一种清新的感觉,同时也带有一种秋天的萧瑟。这种描绘使得诗人的离别情感更加突出。
最后两句“独倚蓬窗还自笑,此身漂泊愧沙鸥。”诗人独自倚着船窗自我嘲笑,感叹自己一生漂泊。这里诗人通过沙鸥来表达自己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自嘲。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通过描绘晨星、曙光、柳岸、风轻、流水、远山、白露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诗人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情感上的共鸣。同时,诗人通过自我嘲笑和沙鸥的无奈来表达自己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自嘲,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深度和感染力。
相关句子
- 回首羡沙鸥。-- 出自《望海潮 寄保下胡仲明》作者:[元]马需庵
- 沙鸥应认得。-- 出自《谒金门·空伫立》作者:[宋]李流谦
- 报沙鸥。-- 出自《昭君怨·偶听松梢扑鹿》作者:[宋]杨万里
- 沙鸥飞去时。-- 出自《阮郎归·一濠秋水净涟漪》作者:[宋]晁补之
- 沙鸥日日来。-- 出自《菩萨蛮 山居遣兴》作者:[元]刘敏中
- 唯有一沙鸥。-- 出自《巫山一段云 潇湘夜雨》作者:[元]李齐贤
- 天地沙鸥。-- 出自《六州歌头 次明初为寿韵》作者:[元]许有壬
- 天地沙鸥。-- 出自《六州歌头 次明初为寿韵》作者:[元]许有壬
- 唯有一沙鸥。-- 出自《巫山一段云 潇湘夜雨》作者:[元]李齐贤
- 漂泊。-- 出自《兰陵王·絮花弱》作者:[宋]黄廷璹
- 伤漂泊。-- 出自《点绛唇·卷上珠帘》作者:[宋]邓有功
- 漂泊终-- 出自《和张安道读杜集》作者:[宋]苏辙
- 自怜漂泊。-- 出自《点绛唇·桂子飘香》作者:[宋]吕胜己
- 伤漂泊。-- 出自《谒金门·伤漂泊》作者:[宋]杨冠卿
- 含情独倚楼。-- 出自《菩萨蛮·画檐细雨偏红烛》作者:[宋]舒亶
-
独倚夕阳楼。-- 出自《菩萨蛮·杏花枝上莺声嫩》作者:[宋]陈允平
- 相思独倚楼。-- 出自《菩萨蛮·黄鸡晓唱玲珑曲》作者:[宋]方千里
- 度日阑干独倚。-- 出自《清平乐·鸳鸯翡翠》作者:[宋]刘翰
- 阑干成独倚。-- 出自《菩萨蛮·寒山横抹修眉绿》作者:[宋]李洪
- 独倚危阑久。-- 出自《卜算子慢·桃花院落》作者:[唐]钟辐
- 独倚小阑干。-- 出自《昭君怨·人面不如花面》作者:[宋]辛弃疾
- 危楼愁独倚。-- 出自《菩萨蛮·方池新涨蒲萄绿》作者:[宋]赵长卿
- 独倚最高楼。-- 出自《菩萨蛮·江山佳处留行客》作者:[宋]张孝祥
- 独倚晚楼风。-- 出自《菩萨蛮·缥缈飞来双彩凤》作者:[宋]张孝祥
- 蓬窗独自清闲。-- 出自《清平乐·阵鸿惊处》作者:[宋]连久道
- 倦倚蓬窗谁共语。-- 出自《蝶恋花·舟舣津亭何处树》作者:[宋]周孚先
- 蓬窗醉梦惊箫鼓。-- 出自《青玉案·芦花飘雪迷洲渚》作者:[宋]谢逸
- 蓬窗三日雨,农事忆西畴。-- 出自《吴下咏怀(八首)》作者:[元]谢应芳
- 更月澹蓬窗冻云垂。-- 出自《哨遍·木叶尽凋》作者:[宋]刘学箕
- 浩然江湖思,蓬窗听秋声。-- 出自《雨中观池荷》作者:[宋]李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