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晴。
                        
                         
                            
意思:我向芦花深处走去,群山掩映着潺潺溪水,在夕阳中显出明艳的美景。
 
                        
                        
                        
                        出自作者[唐]李中的《渔父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偶向芦花深处行》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温暖的优美诗篇。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芦花丛中清澈的溪流、夕阳下的山色,以及渔民的热情好客,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画卷。
首句“偶向芦花深处行”就引人入胜,诗人似乎随意而行,却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世界。芦花丛中,溪水清澈,景色如画,引人探幽寻胜。
“溪光山色晚来晴”一句,将夕阳西下的美景描绘得生动而细腻。随着夕阳的落下,天空逐渐变得明亮,溪光山色如诗如画,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
“渔家开户相迎接”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渔民的淳朴和热情。他们看到客人到来,打开家门,满怀热情地迎接,这种纯朴的人情让人感到温暖。
“稚子争窥犬吠声”则描绘了渔民家庭的温馨和欢乐。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窥视客人,小狗也兴奋地吠叫,为这个宁静的乡村世界增添了几分生气和活力。
“雪鬓衰髯白布袍”是诗人的自我描绘,通过形象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的老态龙钟,但同时也传达出一种从容不迫、淡定自若的气度。
最后,“殷勤留我宿溪上”和“钓艇归来明月高”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渔民的热情好客和乡村夜晚的宁静美好。诗人被热情地邀请留宿溪边,而当夜幕降临,渔民的钓鱼艇在明月高挂时归来,更增添了几分宁静和诗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宁静、祥和、淳朴的乡村世界。诗人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人情温暖的描绘,传达出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人和睦相处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具有美学价值,也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让人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