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后园山脚》 时危无消息,老去多归心。

时危无消息,老去多归心。

意思:当时危险没有消息,老去多归心。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上后园山脚》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朱夏热所婴,清旭步北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它描绘了作者在炎热的夏天漫步北林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述了作者在初夏清晨,步出小园,登上高冈,攀着葛藤,来到北林。这里的“朱夏热所婴”表达了作者对炎热天气的感受,而“清旭”则描绘了清晨的清新和明亮。北林是一个宁静的地方,作者在这里感受到旷望和飘摇的感觉,疏襟随风飘动。 接下来,诗中通过鱼和水、鸟和云等自然元素,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鱼儿在水中游弋,渴望水深;鸟儿展翅高飞,向往云端。这些元素都表达了生命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环境的认识,认为即使地无疆大,也有山的阴凉存在。石头遍布天下,水陆兼浮沈,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 然后,诗中回忆了作者过去的经历,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作者在登陇首之后,十年间多次经过碧岑,从剑门到巫峡,这些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然而,故乡却暗无消息,亲人也失去联系。时危无消息,老去多归心,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担忧。 最后,诗中表达了志士惜日和久客藉黄金的感慨。作者感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同时也感叹人生的艰难和困苦。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希望和追求,而是希望能够发出苏门之啸,创作梁父之吟,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对未来的信心。 总的来说,《朱夏热所婴,清旭步北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它通过作者在北林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深刻的人生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朱夏热所婴,清旭步北林。
小园背高冈,挽葛上崎崟。
旷望延驻目,飘摇散疏襟。
潜鳞恨水壮,去翼依云深。
勿谓地无疆,劣于山有阴。
石榞遍天下,水陆兼浮沈。
自我登陇首,十年经碧岑。
剑门来巫峡,薄倚浩至今。
故园暗戎马,骨肉失追寻。
时危无消息,老去多归心。
志士惜白日,久客藉黄金。
敢为苏门啸,庶作梁父吟。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归心

    读音:guī xīn

    繁体字:歸心

    英语:converted to (religion)

    意思:(归心,归心)

     1.诚心归附。
      ▶《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

  • 消息

    读音:xiāo xī

    繁体字:消息

    短语:信息 信 音

    英语:news

    意思:
     1.消长,增减;盛衰。
      ▶《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