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蒿庵同年寄诗见怀依韵和酬》 抱蜀起居笼万象,飞吟犹爱鹊声酬。

抱蜀起居笼万象,飞吟犹爱鹊声酬。

意思:抱蜀起居笼万象,飞吟还爱鹊声酬。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蒿庵同年寄诗见怀依韵和酬》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抱蜀起居笼万象,飞吟犹爱鹊声酬》,它是一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结合的诗篇。 首句“抱蜀起居笼万象,飞吟犹爱鹊声酬”,诗人以蜀地起兴,表达了生活中包罗万象的感受。这里的“抱蜀”可能暗指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或者是一种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而“起居笼万象”则描绘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如同蜀地囊括万物一般。同时,“飞吟”和“鹊声”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元素,诗人通过它们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荒荒魂绕疮痍地,澹澹杯邀岛屿秋。”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魂牵梦萦的是那些疮痍满目的地方,这表达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深深关切。同时,“澹澹杯邀岛屿秋”则描绘了岛屿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赞美。 “爬别蠹痕存国故,迷离蚕食乱乡愁。”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深忧虑。他关注着那些被遗忘的历史痕迹,这些“蠹痕”代表着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积淀。同时,“迷离蚕食”的描述,表达了社会变革带来的混乱和乡愁。 最后,“逃名逃世余湖艇,公傥过予为少留。”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隐逸生活的向往。他愿意在湖艇中度过余生,这可能是一种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公傥过予为少留”表达了他期待有人能够停下来与他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湖光山色。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关注、对历史的忧虑以及对淡泊名利、隐逸生活的向往。它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深度的诗篇,展示了诗人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抱蜀起居笼万象,飞吟犹爱鹊声酬。
荒荒魂绕疮痍地,澹澹杯邀岛屿秋。
爬别蠹痕存国故,迷离蚕食乱乡愁。
逃名逃世余湖艇,公傥过予为少留。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万象

    读音:wàn xiàng

    繁体字:萬象

    短语:光景 观 情景 景象 场面 状况 场景 容 景 面貌 现象 气象

    英语:every phenomenon

    意思:

  • 起居

    读音:qǐ jū

    繁体字:起居

    英语:daily life

    意思:
     1.举动;行动。
      ▶《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
      ▶郑玄注:“起居,犹

  • 抱蜀

    读音:bào shǔ

    繁体字:抱蜀

    意思:抱持祠器。
      ▶《管子•形势》:“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又《形埶解》:“人主立其度量,陈其分职,明其法式,以莅其民,而不以言先之,则民循正。所谓‘抱蜀’者,祠器也。故曰:‘抱蜀不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