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怀(六首)》 群动夜已息,秋声适何从。

群动夜已息,秋声适何从。

意思:群动夜已经休息,秋声到哪里。

出自作者[元]陈基的《秋怀(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群动夜已息,秋声适何从》是一首优美的秋夜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静谧和月夜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情。 首联“群动夜已息,秋声适何从”,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夜的静谧。群动指自然界的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虫鸣等,在夜晚逐渐平息,秋声从何而来,诗人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这种静谧的氛围已经营造出来,让人感受到秋夜的寂静。 颔联“仰视天宇高,微云浩无踪”,诗人抬头仰望天空,高远的夜空下,微云已经消失不见,月亮高悬在天空中,银河横贯天际。这一句描绘了秋夜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情。 颈联“明月在庭户,河汉上横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月夜的美景,明月在庭户中洒下清辉,银河横贯天际,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尾联“我独弦我琴,微风入疏桐”,诗人独自弹琴,微风穿过稀疏的梧桐树,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写作清商调,感激意无穷”,诗人以清商调的曲调抒发内心的感慨和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激之情。清商调是一种哀怨的曲调,能够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 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群动夜已息,秋声适何从。
仰视天宇高,微云浩无踪。
明月在庭户,河汉上横从。
既莫知所始,何由究其终。
我独弦我琴,微风入疏桐。
写作清商调,感激意无穷。
¤

关键词解释

  • 秋声

    读音:qiū shēng

    繁体字:秋聲

    英语:autumn sound

    意思:(秋声,秋声)
    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 群动

    读音:qún dòng

    繁体字:群動

    意思:(群动,群动)

     1.各种动物。
      ▶晋·陶潜《饮酒》诗之七:“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梁启超《论自由》:“人秉天地清淑之气以生,所以异于群动者

  • 何从

    读音:hé cóng

    繁体字:何從

    意思:(何从,何从)

     1.犹怎么办。多用于对问题的抉择。
      ▶《史记•大宛列传》:“﹝宛贵人﹞约曰:‘汉毋攻我。我尽出善马,恣所取,而给汉军食。即不听,我尽杀善马,而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