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冯公岭》 冯公此山民,昔开此山居。

冯公此山民,昔开此山居。

意思:冯先生这山人民,从前开这山居。

出自作者[宋]叶适的《冯公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山中居所的赞美诗,通过对山中自然景色、居民生活、草木香气、野生果物以及崖花艳丽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羡慕。 首段通过描述冯公昔日在此山居住,开山辟地,构建出屈盘五十里,陟降皆林庐的景象,表现出山中居所的壮观和不易。接着诗人感叹冯公如今已不在,山中依旧宁静祥和,表达了对山中居民自给自足、安逸生活的羡慕。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山中四季如春的景色,草木香浓,果物丰富,樵夫可以从崖花中采集,制成美丽的襟裾。这些描绘表现出山中生活的自然、和谐和美丽。 诗人在尾段中表达了对山中居所的向往,认为这里也是一处佳美的居住地,无需追求桃源仙境般的神秘和虚幻。同时,他也对瓯闽两邦士的纷至沓来感到惊讶和羡慕,但同时也对山中老人年老白首却名不见经传感到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羡慕。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平凡生活的欣赏和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描绘细腻,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冯公此山民,昔开此山居。
屈盘五十里,陟降皆林庐。
公今去不存,耕凿自有余。
凤篁生谷隧,雨旆来岩虚。
人随乱云入,咫尺声相呼。
四时草木香,异类果蔌腴。
棌薪得崖花,结缀成襟裾。
此亦佳窟宅,可对幽人娱。
何必种桃源,始入仙者图。
瓯闽两邦士,汹汹日夜趋。
辛勤起芒屩,邂逅乘轮车。
山人老白首,名氏不见书。
我独何为者,拊身念居诸。
作者介绍
叶适(1155年-1223年),字君实,号梅溪渔隐,是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出生于福建福州,早年曾在金华、杭州等地任官,但因政治观点与当时的权臣相悖而屡遭罢免。后来他辞官回家,深居简出,专注于写作和艺术创作。

叶适的诗歌以咏物、山水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充满雅趣;他的散文则多写闲逸、隐居,反映了一种超然世外的境界。他还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和画家,擅长隶书,其作品流畅自如,气度雄浑,代表作有《蘭亭序》等。叶适不仅在文学和艺术方面有很高成就,也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主张“心外无物”,反对功利主义和崇拜权势。

总的来说,叶适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文学、艺术和思想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作品被收入《全宋诗》和《册府元龟》等多部经典,成为了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冯公

    读音:féng gōng

    繁体字:馮公

    意思:(冯公,冯公)
    汉·冯唐的尊称。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论》:“冯公之论将率,有味哉!有味哉!”晋·左思《咏史》之二:“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清宋

  • 山民

    读音:shān mín

    繁体字:山民

    意思:山地居民。
      ▶汉·荀悦《申鉴•时事》:“皇民敦,秦民弊,时也;山民朴,市民玩,处也。”
      ▶《后汉书•循吏传•刘宠》:“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 山居

    读音:shān jū

    繁体字:山居

    英语:The mountain occupies

    意思:
     1.居住于山中。
      ▶《战国策•韩策一》:“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