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采珠行》 用赏战胜功,传为灌顶祉。

用赏战胜功,传为灌顶祉。

意思:用奖赏战胜功,传为灌顶福祉。

出自作者[明]憨山大师的《采珠行》

全文创作背景

憨山大师(1546年11月5日-1623年1月15日),俗姓蔡,字澄印,号憨山,法号德清,谥号弘觉禅师,安徽全椒人,明朝佛教出家众,为临济宗门下。复兴禅宗,与紫柏真可是至交,被认为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注解的“憨山版”《道德经解》(全称《老子道德经解》)对老子哲学思想的解释影响深远。 至于《采珠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很抱歉暂时无法提供。您可能需要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或联系相关的专家学者来获取更多信息。不过,一般来说,诗歌的创作背景往往与诗人的生活经历、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等因素有关。通过对憨山大师的生平和时代背景的了解,或许可以为您理解《采珠行》的创作背景提供一些线索。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灼灼明月珠,产向深渊底。
从空捞摝之,鱼龙尽惊起。
鲛人相抱泣,洒泪忽成雨。
腥风扑远岸,鲸波奔万里。
密网垂天云,轻帆展鹏翼。
一擘川后愁,再击海若徙。
尽剖蚌蛤腹,不补苍赤髓。
安得如意珠,持归报天子。
神光发中夜,龙颜大欣喜。
七宝随所求,四事尽丰美。
展转济孤贫,利乐无穷已。
用赏战胜功,传为灌顶祉。
罢此批鳞役,聊以释附髀。
沧海不扬波,沟渎清尘滓。
愿祝吾皇寿,量同东海水。

关键词解释

  • 灌顶

    读音:guàn dǐng

    繁体字:灌頂

    英语:abhiseca

    意思:(灌顶,灌顶)
    梵语的意译。原为古印度帝王即位的仪式。佛教密宗效此法,凡弟子入门或继承阿阇梨位时,必须先经本师以水或醍醐灌洒头

  • 战胜

    读音:zhàn shèng

    繁体字:戰勝

    短语:捷 制胜 凯 胜 旗开得胜 百战百胜 凯旋 奏捷 出奇制胜 告捷 大捷 赢 奏凯 哀兵必胜

    英语:prevail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