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人子夜四时歌》 缲丝丝缕长,当窗纤流黄。

缲丝丝缕长,当窗纤流黄。

意思:缲丝丝缕长,当窗纤流黄。

出自作者[宋]李复的《和人子夜四时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缲丝丝缕长,当窗纤流黄》是一首描绘女性手工劳作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丝线在手中流淌,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勤劳、坚韧品质的赞美。 首句“缲丝丝缕长,当窗纤流黄”中,“缲丝”指的是缫丝,即把蚕茧浸泡在水里,手搓丝头,抽成细缕,缕缕长丝从窗户透出,纤细的黄色丝线在窗边流淌。这两句诗描绘了丝线的柔美和细腻,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纤纤弄龙杼,不作舞衣裳”两句则是对女性劳作的进一步描绘,“纤纤”形容女性柔美细腻的手,“龙杼”则指梭子,是纺织的重要工具。这两句表达了女性在劳作中专注、熟练的动作,她们不只为了织造舞衣裳,而是为了生活而辛勤劳动。 “裁缝付边使,岂待见秋霜。”这两句揭示了丝织品的流通和用途,丝织品被交给边使,运往各地,这不仅体现了女性的劳动成果得以展现,也暗示了她们的劳动成果被广泛接受和运用。即使没有等到秋天的到来,她们的劳动成果就已经得到了认可和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女性在窗边缫丝、织布的场景,赞美了她们的勤劳、坚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她们劳动成果的赞赏和认可。诗中没有过多的情感渲染,而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女性的尊重和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缲丝丝缕长,当窗纤流黄。
纤纤弄龙杼,不作舞衣裳。
裁缝付边使,岂待见秋霜。

关键词解释

  • 流黄

    读音:liú huáng

    繁体字:流黃

    意思:(流黄,流黄)

     1.褐黄色。
      ▶《文选•江淹<别赋>》:“惭幽闺之琴瑟,晦高臺之流黄。”
      ▶李善注引《环济要略》:“间色有五:绀、红、缥、紫、流

  • 丝丝

    读音:sī sī

    繁体字:絲絲

    意思:(丝丝,丝丝)

     1.形容纤细之物。犹言一丝一丝。
      ▶唐·司空图《灯花》诗之一:“蜀柳丝丝羃画楼,窗尘满镜不梳头。”
      ▶宋·苏轼《三月二十日开园》诗之三:

  • 缲丝

    读音:qiāo sī

    繁体字:繰絲

    意思:(缲丝,缲丝)
    煮茧抽丝。
      ▶唐·李白《荆州歌》:“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唐·元稹《织妇词》:“缲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
      

  • 丝缕

    读音:sī lǚ

    繁体字:絲縷

    意思:(丝缕,丝缕)

     1.蚕丝、线缕之类的统称。
      ▶《墨子•尚同上》:“譬若丝缕之有纪,罔罟之有纲。”
      ▶《西京杂记》卷一:“中设木画屏风,文如蜘蛛丝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