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追和东坡郭熙秋山示王觉民》 干戈七载厌奔走,清霜夜入飞蓬间。

干戈七载厌奔走,清霜夜入飞蓬间。

意思:战争持续了七年满足逃跑,清霜夜入飞蓬之间。

出自作者[宋]王之道的《追和东坡郭熙秋山示王觉民》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悠闲自在的生活的喜爱,以及对战乱和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首句“平生最爱烟水閒,不知岁月磨江山”,表达了作者对悠闲自在的生活的喜爱,认为只有在闲适自在的环境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自然的变迁。 “干戈七载厌奔走,清霜夜入飞蓬间”,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无奈和感慨,经历了七年的战乱奔波,作者对这种生活感到厌倦,就像被清霜袭击的飞蓬一样,无依无靠。 “我家山水擅平远,未向郭熙见秋晚”,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认为自己的家乡山水独具魅力,虽然没有像郭熙那样的大师描绘秋天的晚景,但自然的美景依然令人陶醉。 “惊鸿断处抹微云,野水尽头横翠巘”,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就像惊鸿掠过水面留下的痕迹,水面上微云轻掠,野水尽头横卧着翠绿的山峰。 “林塘绿净明拒霜,似与枫叶骄秋阳”,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池塘边的绿树和荷花在秋阳下显得格外清新,拒霜花也盛开在秋天的阳光下,与枫叶争艳。 最后,“东坡山谷妙言语,珠主倍增山水光”,表达了作者对前人诗句的赞美,认为他们的妙语能够增添山水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慨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无奈。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平生最爱烟水閒,不知岁月磨江山。
干戈七载厌奔走,清霜夜入飞蓬间。
我家山水擅平远,未向郭熙见秋晚。
惊鸿断处抹微云,野水尽头横翠巘。
林塘绿净明拒霜,似与枫叶骄秋阳。
东坡山谷妙言语,珠主倍增山水光。
乱离记得承平日,政出多门事如发。
伤心北猗归何时,园苑荒凉万年石。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飞蓬

    引用解释

    1.指枯后根断遇风飞旋的蓬草。《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商君书·禁使》:“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三五:“游子如飞蓬,佳人旷千里。”

    2.比喻轻微的事物。《管子·形势》:“飞蓬之问,不在所宾。” 许维遹 案

  • 清霜

    读音:qīng shuāng

    繁体字:清霜

    意思:
     1.寒霜;白霜。
      ▶《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湛方生《吊鹤文》:“独中宵而增思,负清霜而夜鸣。”
      ▶唐·聂夷中《赠农》诗:“清霜一委地,万草色不绿。”

  • 干戈

    读音:gān gē

    繁体字:乾戈

    短语:乱 仗 烽火 战祸 战乱 战火 战 战事 烽烟 烟尘 刀兵

    英语:arms

    意思:
     1.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

  • 霜夜

    读音:shuāng yè

    繁体字:霜夜

    意思:结霜的夜晚;寒夜。
      ▶南朝·宋·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霜夜流唱,晓月升魄。”
      ▶宋·苏轼《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