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边道士》 独住大江滨,不知何代人。

独住大江滨,不知何代人。

意思:独自住在长江沿岸,不知道是哪一代的人。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江边道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独住大江滨,不知何代人。药垆生紫气,肌肉似红银。酒酽竹屋烂,符收山鬼仁。何妨将我去,一看武陵春》是一首描绘居住在江边寺庙的诗,通过对寺庙环境和生活的描绘,表现出诗人的闲适和超脱。 首联“独住大江滨,不知何代人。药垆生紫气,肌肉似红银。”诗人以一种悠然自得的口吻描绘出寺庙的独特环境。诗人独自居住在靠近大江的寺庙,已经无法追溯其历史年代。而寺庙周围的景象也十分独特,药房的炉火燃烧着紫色的气体,这可能象征着寺庙的神秘和古老。同时,诗中描述的肌肉似红银,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视觉印象,仿佛在描述寺庙周围的环境和氛围。 颔联“酒酽竹屋烂,符收山鬼仁。”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生活环境。酒醇厚而竹屋明亮,这可能象征着寺庙的生活和谐而宁静。符咒被收藏起来,象征着寺庙的安宁和神秘。这两句诗描绘出一种安详、平和的生活氛围,表现出诗人的超脱和闲适。 颈联“何妨将我去,一看武陵春。”诗人似乎在邀请读者一同前往这个神秘的地方,一同欣赏这里的美丽和宁静。这里的“武陵春”可能是指一种美好的生活状态或环境,暗示着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寺庙环境和生活的描绘,表现出诗人的超脱和闲适。诗人独自居住在靠近大江的寺庙,周围环境神秘而美丽,生活安详而宁静。诗人的邀请也表现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独住大江滨,不知何代人。
药垆生紫气,肌肉似红银。
酒酽竹屋烂,符收山鬼仁。
何妨将我去,一看武陵春。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大江

    长江 。《楚辞·九歌·湘君》:“望 涔阳 兮极浦,横 大江 兮扬灵。”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大江 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 钟山 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 大江 。”

    读音:dà jiāng

  • 代人

    读音:dài rén

    繁体字:代人

    意思:指继任者。
      ▶《世说新语•言语》“陶公疾笃,都无献替之言,朝士以为恨”南朝·梁·刘孝标注:“按王隐《晋书》载侃(陶侃)临终表曰:‘……伏愿遴选代人,使必得良才,足以奉宣王猷,遵成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