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卢使君》 可怜召伯树,婆娑不胜翠。

可怜召伯树,婆娑不胜翠。

意思:可怜召伯树,婆娑不胜翠。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上卢使君》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和描绘一个地方的繁荣和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自然环境的敬意。 首联“夔龙在庙堂,虽然有佥议。苍生得父母,自是天之意”,夔龙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代表着公正和智慧。诗人以此形容庙堂的公正和明智,虽然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但这些意见最终被采纳,使得苍生得到了公正的对待,这是上天的意愿。 颔联“鄱阳气候正,文物皆鲜媚”,诗人描绘了鄱阳的气候适宜,文物丰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颈联“膺门倚寒碧,到者宁容易。宾从皆凤毛,爪牙悉猿臂”,诗人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这里的环境和氛围,吸引了众多有才华的人前来。 接下来的几联继续描绘这个地方的繁荣景象,包括楼台万户、锦绣龙歌、惠及虫鸟、威严中带柔等。同时,也表达了对公正和智慧的敬意,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最后,诗人以“恭闻圣天子,廊庙犹虚位。应知黎庶心,只恐征书至”结尾,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期望和对百姓的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地方的繁荣景象和对公正、智慧的敬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夔龙在庙堂,虽然有佥议。
苍生得父母,自是天之意。
鄱阳气候正,文物皆鲜媚。
金镜有馀光,春风少闲地。
膺门倚寒碧,到者宁容易。
宾从皆凤毛,爪牙悉猿臂。
楼台千万户,锦绣龙歌沸。
大惠虫鸟全,至严龙虎畏。
可怜召伯树,婆娑不胜翠。
诗搜日月华,道咽神仙味。
嘉树白雀来,祥烟甘露坠。
中川一带香,开幽邃地。
逸少情有馀,东山境不啻。
恭闻圣天子,廊庙犹虚位。
应知黎庶心,只恐征书至。
作者介绍 聂绀弩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婆娑

    读音:pó suō

    繁体字:婆娑

    英语:dancing

    意思:亦作“媻娑”。
     
     1.舞貌。
      ▶《诗•陈风•东门之枌》:“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毛传:“婆娑,

  • 不胜

    读音:bù shèng

    繁体字:不勝

    短语:老 坏 好 不行 稀 雅 殊 生 很 那个 特别 百般 深 蛮 挺 可怜 慌 格外 杀 酷 死去活来 十分 充分 非常 煞 异常 怪 不得了 万分

  • 可怜

    读音:kě lián

    繁体字:可憐

    短语:怜 惜 体恤 怜惜 悯 不忍 同病相怜

    英语:pitiful

    意思:(可怜,可怜)

     1.值得怜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