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赵龙图归西明》 昔年曾约归四明,掇钵共饭莆菜羹。

昔年曾约归四明,掇钵共饭莆菜羹。

意思:当年曾约定归四明,中钵一起吃饭莆菜羹。

出自作者[宋]释师范的《送赵龙图归西明》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昔年曾约归四明,掇钵共饭莆菜羹》。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过去友人共同生活的怀念,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首段描绘了诗人对过去与友人一同在四明生活,一起吃饭莆菜羹的回忆,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如今可能已经不在人世的哀思。诗中提到“东园蔬荠几衰长,望之何以辜斯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几段,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待和信心。他相信友人能够振奋名声,剿灭胡种,安定淮甸,建立丰功盛德,难以名状。诗人认为即使面对劫火,也不必忧闷,因为友人能够视昼锦而不以荣为乐。诗人也表达了对七佛、六祖等历史人物的看法,认为他们的成就不过是虚无缥缈的,而真正的成就应属于那些有实际作为的人。 最后,诗人用“刹竿头上角龙头,鸿毛至重山岳轻。”来比喻友人的重要性,即使地位再低微,也能改变整个局势。这是一种对友人的高度赞扬和信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友人的怀念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和对现实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年曾约归四明,掇钵共饭莆菜羹。
东园蔬荠几衰长,望之何以辜斯盟。
铿铿小节何足拘,大名当振声{雄隹换左谷}{雄隹换左谷}。
旌旗不动剿胡种,屈伸一臂逾长城。
淮甸既肃四海肃,丰功盛德应难名。
了知八珍与藜苋,清闲富贵但等平。
我罹劫火固无闷,公视昼锦不以荣。
七佛承承竟何据,六祖忉忉空碗鸣。
君不见刹竿头上角龙头,鸿毛至重山岳轻。

关键词解释

  • 四明

    读音:sì míng

    繁体字:四明

    意思:山名。在浙江省·宁波市西南。自天台山发脉,绵亘于奉化、慈溪、余姚、上虞、嵊县等县境。道书以为第九洞天,又名丹山赤水洞天。凡二百八十二峰。相传群峰之中,上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称

  • 菜羹

    读音:cài gēng

    繁体字:菜羹

    意思:用蔬菜煮的羹。
      ▶《礼记•玉藻》:“子卯,稷食菜羹。”
      ▶孔颖达疏:“以稷谷为饭,以菜为羹而食之。”
      ▶《论语•乡党》:“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 昔年

    读音:xī nián

    繁体字:昔年

    短语:已往 往常 往昔 往 旧时 昔日 昔 以往 从前 往日 往时 过去

    英语:former years

    意思:往年;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