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日即事》 北窗人在羲皇上,时为渊明一起予。

北窗人在羲皇上,时为渊明一起予。

意思:北窗人在上古时代,当时是陶渊明一起我。

出自作者[宋]林逋的《夏日即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宁静的林泉隐居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首联“石枕凉生菌阁虚,已应梅润入图书。”通过“石枕”、“菌阁”等描绘出一个凉爽、幽静的居住环境,同时通过“梅润入图书”表达了季节的变化,为整首诗奠定了清新自然的基调。 颔联“不辞齿发多衰病,所喜林泉有隐居。”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体衰,但是仍然热爱自然和林泉隐居生活的态度,展现了其豁达、超脱的精神风貌。 颈联“粉竹亚梢垂宿露,翠荷差影聚游鱼。”通过描绘竹林和荷塘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隐居环境的优美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感受。 尾联“北窗人在羲皇上,时为渊明一起予。”通过“北窗人”和“羲皇上”的比喻,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精神境界,同时通过提到陶渊明,展现了其对前贤隐逸精神的追慕。 整首诗通过对林泉隐居环境的描绘和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其豁达、超脱的精神风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石枕凉生菌阁虚,已应梅润入图书。
不辞齿发多衰病,所喜林泉有隐居。
粉竹亚梢垂宿露,翠荷差影聚游鱼。
北窗人在羲皇上,时为渊明一起予。
作者介绍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关键词解释

  • 羲皇

    读音:xī huáng

    繁体字:羲皇

    英语:Xi Huang

    意思:即伏羲氏。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厥有云者,上罔显于羲皇。”
      ▶李善注:“,伏羲为三皇,故曰羲皇。”<

  • 一起

    读音:yì qǐ

    繁体字:一起

    短语:齐 手拉手 联机 合 联合 一块 并 伙 同 伙同 一并 旅 联名 齐声 共 同步 偕 协 合伙

    英语:together

    <
  • 上时

    读音:shàng shí

    繁体字:上時

    意思:(上时,上时)
    最合适的时令。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黍穄》:“三月上旬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内攫部

  • 起予

    读音:qǐ yǔ

    繁体字:起予

    意思:
     1.《论语•八佾》:“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孔子言子夏能发明我意,可与共言《诗》。”后因用为启发自己之意。
      ▶唐·韩愈《量移袁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