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白鹿洞书院》 昔人读书处,町疃白鹿场。

昔人读书处,町疃白鹿场。

意思:古人读书的地方,町疃白鹿场。

出自作者[宋]朱熹的《白鹿洞书院》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人读书处》是一首对过去读书场所的赞美诗,它描绘了这些场所的历史变迁和现代复兴,表达了对这些场所的敬意和怀念。 首联“昔人读书处,町疃白鹿场”,诗人以一种怀旧和敬仰的心情,描绘了过去的读书场所,这里曾经是古人读书的地方,现在变成了田地和鹿场。这一转变,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也暗示了这些场所的历史重要性。 颔联“世道有升降,兹焉更表章”,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这些场所的赞美和重视。随着时代的变迁,世道有升有降,但这些读书场所却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表彰。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对传统价值的认同。 颈联“弦歌独不嗣,山水无辉光”,诗人对过去的读书场所的弦歌文化表示了深深的怀念。然而,现在的这些场所似乎已经失去了这种文化氛围,山水之间也失去了往日的辉光。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文化的怀念和对现在文化氛围的担忧。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描绘了这些场所的现在状态。“荒榛适剪除,圣谟已汪洋”,这里的“荒榛”代表了过去的荒凉和衰败,而“圣谟”则代表了现在的繁荣和昌盛。诗人对这里的改变表示了欣慰和赞赏。同时,“亦有皇华使,肯来登此堂”,这里也表达了对来访者的欢迎和期待。 最后,“问俗良恳恻,怀贤增慨慷”,这两句表达了对来访者的感激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的读书场所的怀念和对人才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过去读书场所的诗篇,它通过对这些场所的历史变迁和现代复兴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人才的渴望。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现在文化氛围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人读书处,町疃白鹿场。
世道有升降,兹焉更表章。
矧今中兴年,治具一以张。
弦歌独不嗣,山水无辉光。
荒榛适剪除,圣谟已汪洋。
亦有皇华使,肯来登此堂。
问俗良恳恻,怀贤增慨慷。
雅歌有余韵,绝学何能忘。
作者介绍 朱熹简介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关键词解释

  • 白鹿

    读音:bái lù

    繁体字:白鹿

    英语:white deer

    意思:
     1.白色的鹿。古时以为祥瑞。
      ▶《国语•周语上》:“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
      ▶《汉书•郊祀志五》:

  • 读书

    读音:dú shū

    繁体字:讀書

    短语:阅 阅读 阅览 开卷 读 涉猎 翻阅 看

    英语:study

    意思:(读书,读书)

     1.阅读书籍;诵读书籍

  • 昔人

    读音:xī rén

    繁体字:昔人

    英语:the ancient people

    意思:古人,从前的人。
      ▶《管子•小匡》:“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雒出书。”
      ▶宋·秦观《和裴

  • 鹿场

    读音:lù chǎng

    繁体字:鹿場

    意思:(鹿场,鹿场)
    野鹿休息活动的场所。
      ▶《诗•豳风•东山》:“町畽鹿场,燿燿宵行。”
      ▶朱熹集传:“町畽,舍旁隙地也。无人焉,故鹿以为场也。”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