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中闻折柳,那得不思乡。
意思:战士们只能在笛声中听到折杨柳的乐曲,哪能不思念故乡。
出自作者[明]张时彻的《陇头流水歌三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首句“残月宝刀白”,诗人以月亮的残缺和宝刀的苍白来描绘秋夜的景象,给人一种凄清冷寂的感觉。残月如刀,暗示着一种坚韧和刚毅,而白则代表了纯洁和无暇,这种矛盾的特性在残月宝刀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进一步强化了秋夜的氛围。
“微霜陇树黄”一句,诗人用微霜和陇树的黄色描绘出秋天的色彩,微霜代表了秋天的轻微和尚未完全到来的冬季,陇树黄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色彩。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
“笛中闻折柳”,笛子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常常用于表达离别和思乡之情。在这里,诗人用笛子吹奏折柳曲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思乡的情感。折柳曲是古人送别时常常演奏的曲子,它带有一种离别的哀愁和思乡的情怀。
最后,“那得不思乡”,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这是对前面所有描绘和暗示的情感的总括和升华。即使在听到折柳曲的时候,也不能不思念故乡,这充分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残月、宝刀、微霜、陇树、折柳曲等意象,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