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鲁中送从事归荥阳》 累路尽逢知己在,曾无对酒不高歌。

累路尽逢知己在,曾无对酒不高歌。

意思:几路完全逢知己在,从来没有对酒不高声歌唱。

出自作者[唐]韩翃的《鲁中送从事归荥阳》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友情和思乡之情的诗,通过对故园、友人、归乡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首句“故园衰草带荥波”描绘了诗人故园的景象,衰草连天,带荥波即沿着波光粼粼的河流延伸。这给人一种萧瑟、荒凉的感觉,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岁晚知如君思何”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岁末年关,只有你才知道我的思乡之情,这是对友人的高度评价和赞美。 “轻橐归时鲁缟薄,寒衣缝处郑绵多”这两句描绘了归乡后的生活场景,轻装简从,缝制新衣,表达了归乡的喜悦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万人都督鸣骝送,百里邦君枉骑过”这两句描绘了友人热情的送别场景,万人瞩目,骑着好马送我,表达了友情的深厚。 “累路尽逢知己在,曾无对酒不高歌”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遇到知己,曾经在一起对酒高歌,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故园、友人、归乡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故园衰草带荥波,岁晚知如君思何。
轻橐归时鲁缟薄,寒衣缝处郑绵多。
万人都督鸣骝送,百里邦君枉骑过。
累路尽逢知己在,曾无对酒不高歌。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关键词解释

  • 高歌

    读音:gāo gē

    繁体字:高歌

    英语:sing

    意思:
     1.高声歌吟。
      ▶汉·枚乘《七发》:“高歌陈唱,万岁无斁。”
      ▶唐·许浑《秋思》诗:“高歌一曲掩明镜,昨日少年今

  • 知己

    读音:zhī jǐ

    繁体字:知己

    短语:亲昵 不分彼此 情同手足 近乎 血肉相连 如胶似漆 挚 亲密无间 亲密 密切 亲切 千丝万缕 心心相印 恩爱 如鱼得水 亲近 形影不离 亲 亲爱 近 水乳交融 接近

  • 累路

    读音:lèi lù

    繁体字:纍路

    意思:犹沿途。
      ▶唐·韩翃《鲁中送从事归荥阳》诗:“累路尽逢知己在,曾无对酒不高歌。”
      ▶宋·王谠《唐语林•德行》:“后数年,公尉开封。书生兄弟赍洪州牒来,累路寻生行止,至宋州

  • 无对

    引用解释

    1.无双;无敌。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真可谓倾国倾城,无对自伤者也。”《南史·任昉传》:“时 琅邪 王融 有才儁,自谓无对当时,见 昉 之文,怳然自失。” 唐 皇甫冉 《同李苏州伤美人》诗:“歌舞尝无对,幽明忽此分。”《三国志平话》卷中:“ 赵云 使一条枪,名曰涯角枪,海角天涯无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