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江州琵琶亭》 我今单舸犯江潭,往来略已遍东南。

我今单舸犯江潭,往来略已遍东南。

意思:我现在小船侵犯江潭,往来略已遍布东南。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题江州琵琶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个历史遗迹的描绘,通过对遗迹的描述和感叹,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遗迹的敬仰。 首句“危亭未榜名琵琶,尚有枫叶连荻花”描绘了一个亭子中没有悬挂琵琶的招牌,但仍然可以看到枫叶和荻花。这给人一种静谧而古朴的感觉,似乎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 “呜呼司马则已矣,行人往来皆叹嗟”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司马已经不在了,但遗迹仍然存在,行人经过都会感叹。这体现了历史的长河中人的渺小和历史的无情。 “司马风流映千古,当日琵琶传乐府”这两句赞扬了司马的风流千古,他的事迹通过琵琶乐曲流传下来。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记忆的尊重和对艺术的热爱。 “江山寂寞三百年,浔阳风月知谁主”描述了遗迹所在的地方经过三百年后变得寂静,风月浔阳的美景不再有人主宰。这表达了对历史的哀叹和对未来的期待。 “我今单舸犯江潭,往来略已遍东南”表达了作者为了瞻仰遗迹,不惜冒险犯难,足迹遍布东南。这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敬仰和对遗迹的热爱。 最后,“不待琵琶泪满衫”表达了作者面对遗迹时的感慨和哀思,但并没有因为看到遗迹而流泪,这体现了作者的坚强和豁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历史遗迹的描绘和感叹,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敬仰、对遗迹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坚韧和豁达。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危亭未榜名琵琶,尚有枫叶连荻花。
呜呼司马则已矣,行人往来皆叹嗟。
司马风流映千古,当日琵琶传乐府。
江山寂寞三百年,浔阳风月知谁主。
我今单舸犯江潭,往来略已遍东南。
可怜千里伤心目,不待琵琶泪满衫。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江潭

    读音:jiāng tán

    繁体字:江潭

    意思:I
    江水深处。
       ▶《楚辞•九章•抽思》:“长濑湍流,泝江潭兮。”
       ▶汉·扬雄《解嘲》:“或倚夷门而笑,或横江潭而渔。”
       ▶宋·苏辙《次韵毛

  • 往来

    读音:wǎng lái

    繁体字:往來

    短语:来回 往返 回返 来往 来来往往 过往 老死不相往来 往复

    英语:dealings

    意思:(往来,往来)
    亦作“

  • 东南

    读音:dōng nán

    繁体字:東南

    短语:北部 沿海地区 西北部

    英语:southeast

    意思:(东南,东南)

     1.介于东与南之间的方位或方向。

  • 单舸

    读音:dān gě

    繁体字:單舸

    意思:(单舸,单舸)

     1.谓乘驾一条船。
      ▶《宋书•谢晦传》:“超其夜舍军单舸诣到彦之降。”
      ▶《南史•宋纪上•武帝》:“﹝武帝﹞攻其栅,循单舸走,众皆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