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十五》 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意思:天长杳无隔,月亮的影子在冷水。

出自作者[唐]王昌龄的《送李十五》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秦楚之间的离别之苦,以及江中秋云的变幻和月影在寒水的景象。 首句“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直接点明离别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秦楚之间的深深怨别之情。秦楚,是中国古代的两个地域名称,借指诗人所经历的离别之地。秋云起,则象征着离别的悲伤和忧郁。这句诗以秋云起兴,寓情于景,将离别的哀愁渲染得淋漓尽致。 “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凄清的画面。天长地久,杳无隔阂,表达了离别之人的深情和思念之情。而月影在寒水之中,则暗示了离别之人的孤独和寂寞。月影在寒水,既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也象征着离别之人的心境,孤寂而冷清。 整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心境,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哀愁。同时,诗人也通过秋云、寒水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美而深远的意境,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深深的哀愁和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凄美的诗,它以秋云、寒水等意象为载体,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它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关键词解释

  • 月影

    读音:yuè yǐng

    繁体字:月影

    意思:
     1.映于水中或隐约于云间的月亮影子。亦指月亮。
      ▶《三辅黄图•池沼》:“影蛾池,武帝凿池以翫月,其旁起望鹄臺,以眺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名影蛾池,亦曰眺蟾宫。

  • 杳无

    读音:yǎo wú

    繁体字:杳無

    意思:(杳无,杳无)
    了无,绝无。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连贵﹞去年曾受对门胡家聘……越十余年,杳无亲戚来寻访,乃以配圉人刘登。”
      ▶巴金《灭亡》

  • 寒水

    读音:hán shuǐ

    繁体字:寒水

    意思:
     1.凉水。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意即以寒水拊其头,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病旋已。”
      ▶南朝·梁·沈约《游沈道士馆》诗:“开衿濯寒水,解带临清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