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马周》 一樽独酌岂无意,俗子不解知英雄。

一樽独酌岂无意,俗子不解知英雄。

意思:难道不想独饮一杯,一般人不理解知道英雄。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马周》

全文赏析

这首诗《马周未遇虬须公》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五言古诗,通过描绘马周未遇虬须公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贤豪相逢的赞美。 首先,诗中描绘了马周的落魄形象,他因为未遇虬须公而沦为布衣,在新丰独自饮酒。这里的“布衣落魄”形象生动地表达了马周的贫寒和失意。而“一樽独酌”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孤独和无奈。 接下来,诗人通过“俗子不解知英雄”表达了对那些不能理解真正的英雄的人的鄙视。这里,“俗子”和“英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马周的非凡之处。 然后,诗中描绘了马周与虬须公相遇后的情景,“贤豪相逢自相得,一语君王见胸臆。”这里,“贤豪”和“君王”形成对比,暗示了马周的才华得到了真正的知己的认可。而“一语君王见胸臆”则表达了马周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君王,展现了他的坦诚和自信。 最后,“当时岂不为人言,聋耳安能为君侧。”这里,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那些不能理解真正的英雄的人的失望和无奈。这里,“聋耳”暗指那些不能听到真话的人,而“安能为君侧”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能赏识人才的人的批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马周未遇虬须公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贤豪相逢的赞美。诗中运用了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比喻,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马周未遇虬须公,布衣落魄来新丰。
一樽独酌岂无意,俗子不解知英雄。
贤豪相逢自相得,一语君王见胸臆。
当时岂不为人言,聋耳安能为君侧。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不解

    读音:bù jiě

    繁体字:不解

    英语:not understand

    意思:I

     1.不能解开;不能分开。
       ▶《楚辞•九章•哀郢》:“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 无意

    读音:wú yì

    繁体字:無意

    短语:无形中 误 不知不觉

    英语:inadvertent

    意思:(无意,无意)

     1.泯灭意虑;没有意念。
      ▶《

  • 英雄

    解释

    英雄 yīngxióng

    [hero]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

    英雄乐业。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独酌

    读音:dú zhuó

    繁体字:獨酌

    英语:to drink without company

    意思:(独酌,独酌)
    独饮。
      ▶南朝·宋·鲍照《园葵赋》:“独酌南轩,拥琴孤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