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宿斋和同僚韵》 群玉峰头一望赊,枕书旧监忆乘槎。

群玉峰头一望赊,枕书旧监忆乘槎。

意思:群玉峰头一望遥远,枕书旧监回忆乘木筏。

出自作者[宋]马廷鸾的《宿斋和同僚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群玉峰头一望赊,枕书旧监忆乘槎》。首先,让我们对这首诗的整体进行一个初步的理解。这首诗似乎是在描述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环境的感慨。 首句“群玉峰头一望赊,枕书旧监忆乘槎”,诗人可能是在群玉峰这样的地方,远望过去,回忆起曾经乘坐木筏在书海中遨游的日子。群玉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常被用作诗歌的意象,暗示着高远、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对过去读书生活的怀念。 “自从芸蠹三分席,何啻槐龙五见花”,诗人可能是在表达,自从那些美好的读书生活过去后,岁月如梭,已经经历了三次花开花落。这里的“芸蠹”指的是书籍的蠹虫,诗人可能是在暗示过去的书籍已经遭受了损坏,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大典奏篇文综覈,清吟落笔字横斜”,这里诗人可能是在描述现在的状态,虽然不能像过去那样沉浸在书海中,但是依然能够在大典中奏篇,用文字表达思想。这里的“清吟落笔”也暗示着诗人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绝怜名辈诸公□,璲如何趁佩霞”,最后两句似乎是在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名辈诸公”可能是指过去的同僚和朋友,诗人可能是在感叹他们现在已经不在了,而自己依然在追求自己的梦想。最后的“璲如何趁佩霞”可能是指未来的希望和期待,暗示着诗人依然保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追求。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让人感受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群玉峰头一望赊,枕书旧监忆乘槎。
自从芸蠹三分席,何啻槐龙五见花。
大典奏篇文综覈,清吟落笔字横斜。
绝怜名辈诸公,鞙璲如何趁佩霞。

关键词解释

  • 群玉

    读音:qún yù

    繁体字:群玉

    意思:《穆天子传》卷二:“天子北征,东还,乃循黑水,癸巳,至于群玉之山……先王之所谓策府。”
      ▶郭璞注:“言往古帝王以为藏书册之府,所谓藏之名山者也。”本为传说中古帝王藏书册处。后用以称帝

  • 峰头

    读音:fēng tóu

    繁体字:峰頭

    意思:(峰头,峰头)
    峰顶。
      ▶唐·皮日休《伤史拱山人》诗:“峰头孤冢为云穴,松下灵筵是石林。”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由峰头西盘,半里,复随峡北

  • 一望

    引用解释

    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诗:“凭高且一望,目极不能捨。”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蓼岸风多橘柚香, 江 边一望 楚 天长。”《西游记》第三六回:“佇立草坡,一望并无客旅。”《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隔墙一望,里面塔影冲霄,松声满耳,香烟冷落,殿宇荒凉。”

    2.指目力所及的距离。亦泛指较近的

  • 乘槎

    读音:chéng chá

    繁体字:乘槎

    意思:亦作“乘楂”。
     乘坐竹、木筏。传说天河与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不失期,遂立飞阁于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织女、牵牛。此人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