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祠江渎使者》 源发岷峨万里通,函香迢递问斋宫。

源发岷峨万里通,函香迢递问斋宫。

意思:源发于岷峨万里通,含香迢递问斋宫。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送祠江渎使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四川某地祭祀活动的赞美诗,描绘了祭祀的场景和意义。 首联“源发岷峨万里通,函香迢递问斋宫”,描绘了祭祀的地点和祭祀者的虔诚。“岷峨”是四川的壮丽山峰,也是作者的故乡。“万里通”展示了祭祀的广度和深度,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函香迢递”描绘了香烟袅袅的场景,暗示了祭祀的庄重和虔诚。“问斋宫”则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敬仰和询问。 颔联“神驰白马灵光近,祝奉玄牲礼秩崇”,进一步描绘了祭祀的场景。“神驰”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向往和期待,“灵光”则是对神灵的赞美和敬畏。“祝奉”和“礼秩崇”则表达了祭祀的庄重和虔诚,同时也展示了神灵的尊严和崇高。 颈联“驿下换船潮涌日,庙前沉璧水回风”,描绘了祭祀过程中的场景。“换船潮涌日”展示了祭祀的繁忙和紧张,“庙前沉璧水回风”则描绘了祭祀的神圣和庄重。这两句诗将祭祀的场景描绘得生动而具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一句“重烦使者徼多福,南国无疵黍稌丰”,表达了作者对祭祀活动的赞美和对神灵的感激。“重烦使者”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南国无疵”则是对神灵赐福的感激和赞美。“黍稌丰”则是对祭祀活动带来的丰收和繁荣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同时也展示了神灵的尊严和崇高,以及对祭祀活动带来的丰收和繁荣的期待。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源发岷峨万里通,函香迢递问斋宫。
神驰白马灵光近,祝奉玄牲礼秩崇。
驿下换船潮涌日,庙前沉璧水回风。
重烦使者徼多福,南国无疵黍稌丰。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斋宫

    读音:zhāi gōng

    繁体字:齋宮

    意思:(斋宫,斋宫)
    供斋戒用的宫室、屋舍。
      ▶《国语•周语上》:“王即斋宫,百官御事,各即其斋三日。”
      ▶韦昭注:“所斋之宫也。”
      ▶《史记•滑稽列

  • 迢递

    读音:tiáo dì

    繁体字:迢遞

    意思:(迢递,迢递)
    亦作“迢遰”。
     
     1.遥远貌。
      ▶三国·魏·嵇康《琴赋》:“指苍梧之迢递,临迴江之威夷。”
      ▶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

  • 岷峨

    读音:mín é

    繁体字:岷峨

    意思:
     1.岷山和峨眉山的并称。
      ▶南朝·梁·江淹《建平王让右将军荆州刺史表》:“水交沅·澧,山通岷·峨,襟带百县,萦抱七州。”
      ▶《周书•静帝纪》:“虽复岷·峨投袂,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通函

    读音:tōng hán

    繁体字:通函

    意思:通知事项的函件。
      ▶孙中山《解决中国问题之方法》:“用笔比用剑还有力,这是约翰海的通函能够防止瓜分中国所已经证出的。”
      ▶茅盾《追求》二:“由报馆给各舞场送一封通函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