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太守林太博赠瑞香花》 写物只今须老笔,染根何处有灵芽。

写物只今须老笔,染根何处有灵芽。

意思:写东西只今需要老笔,感染根何处有灵芽。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太守林太博赠瑞香花》

全文赏析

这首诗《几点朝来小雨斜》是一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诗。诗中描绘了朝雨斜落的景象,表现出一种清新、灵动的氛围,同时也寓含了自然造物者对山家的青睐与妒忌。 首联“几点朝来小雨斜,未应造物妒山家”,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晨的朝雨斜落,如同细丝般斜斜地洒落,给人一种清新、灵动的感觉。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未应造物妒山家”的句子,表达了自然造物者对山家的青睐与妒忌,为整首诗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和哲理意味。 颔联“陡惊春报千林信,拟问天留数日花”,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春天的到来,使得千林万木焕发新生,诗人用“陡惊春报”来形容自己对春天的突然发现,表达出对春天的惊喜之情。同时,“拟问天留数日花”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留恋,希望天公能够多留几日花,让人们能够欣赏到更多的春色。 颈联“写物只今须老笔,染根何处有灵芽”,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年岁已高的感慨。诗人认为只有经历过岁月沉淀的老笔,才能更好地描绘出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奇迹。同时,诗人也提出了一个问题:“染根何处有灵芽”,即如何才能让自然万物茁壮成长呢?这表现出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和探索。 尾联“彩云过眼真如梦,著意追摹岂好夸”,诗人以彩云过眼比喻春天的美景如同梦幻一般短暂,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同时,“著意追摹岂好夸”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但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夸大其词,要保持一份谦逊和敬畏之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朝雨、春天、生命等自然美景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年岁已高、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和探索。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几点朝来小雨斜,未应造物妒山家。
陡惊春报千林信,拟问天留数日花。
写物只今须老笔,染根何处有灵芽。
彩云过眼真如梦,著意追摹岂好夸。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写物

    读音:xiě wù

    繁体字:寫物

    意思:(写物,写物)
    描绘人或物。
      ▶唐·王蔼《祖二疏图记》:“吴郡·顾生能写物,笔下状人,风神情度,甚得其态。”
      ▶唐·曹邺《从天平节度使游平流园》诗:“自怜不羁者,

  • 只今

    读音:zhī jīn

    繁体字:衹今

    意思:如今;现在。
      ▶唐·李白《苏臺览古》诗:“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宋·陈师道《春怀示邻里》诗:“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清·李国

  • 灵芽

    读音:líng yá

    繁体字:靈芽

    意思:(灵芽,灵芽)

     1.瑞草。
      ▶唐·许敬宗《贺杭州等龙见并庆云朱草表》:“非烟五色,杂云旗于翠华;朱草三英,代灵芽于芳籍。”
     
     2.指茶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