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 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

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

意思:挥鞭跑送可怜渔夫,洗盏开曾面对马军。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

全文赏析

黄鹤编在宝应元年。

  山瓶乳酒下青云①,气味浓香幸见分。鸣鞭走送怜渔父②,洗盏开尝对马军②。

  (此为送酒而致申谢,渔父,公自谓。马军,即走送者。【原注】“军州谓驱使骑为马军。”)

  ①杨慎曰:《孝经纬》:“酒者,乳也。”张率《对酒》涛:“如花良可贵,似乳更堪珍。”此诗乳酒本之。②谢灵运诗:“鸣鞭适大阿。”怜渔父,用《楚词》人醉我醒意。③【卢注】末句暗用羊枯饮陆抗酒事。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
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鸣鞭

    读音:míng biān

    繁体字:鳴鞭

    英语:whip

    意思:(鸣鞭,鸣鞭)

     1.谓挥鞭。挥鞭策马,动则有声,故称。
      ▶南朝·宋·鲍照《代陈思王白马篇》:“白马骍角弓,鸣鞭

  • 马军

    读音:mǎ jūn

    繁体字:馬軍

    意思:(马军,马军)

     1.骑兵。
      ▶唐·李靖《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中:“太宗曰:‘曹公有战骑、陷骑、游骑,今马军何等比乎?’”
      ▶《英烈传》第五一回:“其余

  • 渔父

    解释

    渔父 yú fǔ

    [old fisherman] 渔翁,捕鱼的老人

    渔父见而问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引用解释

    1.老渔翁。《庄子·秋水》:“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 唐 罗

  • 走送

    读音:zǒu sòng

    繁体字:走送

    意思:浙东旧俗。婚嫁日,女家送亲人将新娘送至男家门前即返回,谓之“走送”。
      ▶宋·吴自牧《梦粱录•嫁娶》:“其家委亲戚接待女氏亲家,及亲送客会汤次拂备酒四盏款待。若论浙东,以亲送客急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