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淮南送节度卢端公将命之汴州端公常为汴州相》 珠履旧参萧相国,彩衣今佐晋司空。

珠履旧参萧相国,彩衣今佐晋司空。

意思:珠履旧参相国萧何,彩色衣服现在辅佐晋司空。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淮南送节度卢端公将命之汴州端公常为汴州相》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离开吹台,前往某地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吹台高倚圃田东,此去轺车事不同”,作者以自述的方式表明自己离开了吹台,前往新的地方。这一去,与往日不同,轺车之事也不同了。吹台高倚,暗示了作者在此处的经历和感受,而东、西的对比,也暗示了作者即将前往新的地方。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颔联“珠履旧参萧相国,彩衣今佐晋司空”,作者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在过去的经历中,曾经与一些重要人物交往,如今则在新地方担任新的职务。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经历和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颈联“醉离淮甸寒星下,吟指梁园密雪中”,作者以自述的方式描述了自己在离开吹台前,在淮甸和梁园的不同经历和感受。寒星和密雪,都是作者在两个地方所经历的典型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到彼的知宣室语,几时征拜黑头公”,作者以自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宣室语是汉代皇帝与贤士谈论国事的地方,黑头公是指三公,这里代指重要的职务。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希望自己能够得到重用,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整首诗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未来的期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吹台高倚圃田东,此去轺车事不同。
珠履旧参萧相国,彩衣今佐晋司空。
醉离淮甸寒星下,吟指梁园密雪中。
到彼的知宣室语,几时征拜黑头公。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司空

    读音:sī kōng

    繁体字:司空

    英语:minister of public works in ancient china

    意思:
     1.官名。相传少昊时所置,周为六卿之一,即冬官大司空,掌管工

  • 相国

    读音:xiàng guó

    繁体字:相國

    英语:prime minister

    意思:(相国,相国)
    古官名。
      ▶春秋·战国时,除楚国外,各国都设相,称为相国、相邦或丞相,为百官之长。

  • 珠履

    引用解释

    1.珠饰之履。《史记·春申君列传》:“ 春申君 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 唐 储光羲 《同王维偶然作》诗之八:“宾客无多少,出入皆珠履。” 龚骞 《九秋诗》:“锦丝卧织双珠履,赤麟片片生秋水。”

    2.指有谋略的门客。 唐 武元衡 《送裴戡行军》诗:“珠履三千醉不欢,玉人犹苦夜冰寒。” 宋 陆游 《题郭太尉金州第中至

  • 萧相

    读音:xiāo xiāng

    繁体字:蕭相

    意思:(萧相,萧相)
    指汉丞相萧何。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无知叡敏,独昭奇迹,察侔萧相,贶同师锡。”
      ▶晋·左思《魏都赋》:“思重爻,摹《大壮》,览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