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鹎鵊词》 三声四声促严妆,红靴玉带奉君王。

三声四声促严妆,红靴玉带奉君王。

意思:三声四声催促妆扮,红靴子玉带奉君王。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鹎鵊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龙楼凤阙郁峥嵘》是一首描绘宫廷生活的诗,通过对宫廷夜晚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繁华和紧张。 首先,诗人通过“龙楼凤阙郁峥嵘”一句,描绘了宫廷建筑的雄伟壮丽,表现出宫廷的庄严和威严。接着,“荣宫不闻更漏声”一句,暗示了宫廷的安静和秩序,没有寻常人家夜晚的喧嚣和嘈杂。 在蜡烛、鸟鸣和鸡鸣声中,诗人描绘了宫廷夜晚的景象。“红纱蜡烛愁夜短”一句,表现出宫廷蜡烛的辉煌和夜晚的短暂,同时也透露出宫廷生活的紧张和忙碌。“绿窗鹎鵊催天明”一句,则通过鸟鸣声催促天明,表现出宫廷生活的节奏紧凑。 随后,“一声两声人渐起”和“三声四声促严妆”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宫廷夜晚的忙碌和紧张。宫女们必须在天明之前完成妆扮,以便迎接新的一天。 在描述宫廷夜晚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君王的敬畏和忠诚。“三声四声促严妆,红靴玉带奉君王”一句,表现出宫女们对君王的敬畏和忠诚,同时也透露出宫廷生活的严肃和紧张。 最后,“万年枝软风露湿”和“南衙促仗三卫列,九门放钥千官入”两句,描绘了宫廷清晨的景象,表现出宫廷生活的秩序和庄严。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夜晚和清晨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繁华和紧张,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敬畏和忠诚。诗中运用了许多宫廷生活的细节,如红纱蜡烛、鸟鸣声、鸡鸣声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手法,将宫廷生活与乡村生活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宫廷生活的独特性和珍贵性。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宫廷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龙楼凤阙郁峥嵘,荣宫不闻更漏声。
红纱蜡烛愁夜短,绿窗鹎鵊催天明。
一声两声人渐起,金井辘轳闻汲水。
三声四声促严妆,红靴玉带奉君王。
万年枝软风露湿,上下枝间声转急。
南衙促仗三卫列,九门放钥千官入。
重城禁◇锁池台,此鸟飞从何处来。
君不见颍河东岸村陂阔,山禽野鸟常嘲◇。
田家惟听夏鸡声,夜夜◇头耕晓月。
可怜此乐独吾知,眷恋君恩今白发。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三声

    读音:sān shēng

    繁体字:三聲

    意思:(三声,三声)
    旧指军中用以传令的金鼓、笳、铎之声。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三声既全,五彩必具,辨吾号声,知五旗。”

  • 四声

    读音:sì shēng

    繁体字:四聲

    英语:four tones

    意思:(四声,四声)

     1.汉语字音的声调。古汉语字音的声调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种,总称“四声”。
      ▶

  • 玉带

    读音:yù dài

    繁体字:玉帶

    短语:脐带 胶带 输送带 缎带 裤带 背带 色带 肚带 表带 保险带 绶 松紧带 安全带 鞋带 武装带 纸带

    英语:jade belt

  • 君王

    读音:jūn wáng

    繁体字:君王

    英语:royalty

    意思:
     1.古称天子或诸侯。
      ▶《诗•小雅•斯干》:“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郑玄笺:“室家,一家之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