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补阙知韶州》 南国求良牧,中朝辍谏官。

南国求良牧,中朝辍谏官。

意思:南方寻找良牧,中国停止谏官。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送李补阙知韶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对南国良牧的赞美,对中朝谏官的忠诚,以及南国风物的描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南国风土人情的热爱,对良牧的敬仰,对民心的关注,以及对葛洪丹的追求。 首联“南国求良牧,中朝辍谏官。”诗人表达了对南国良牧的深深敬仰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中朝谏官的敬意和怀念。这一联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诗人对良牧和谏官的高度评价和赞美。 颔联“君思偏念远,臣节岂辞难。”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良牧的敬仰和对谏官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君臣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对于臣节的高度重视。这一联体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信仰。 颈联“骑影过梅岭,溪声上赣滩。”诗人描绘了南国的自然风光,通过骑影和溪声两个意象,生动地表现了南国的美丽风景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尾联“诗影缘情远,民心逐政宽。”诗人表达了对诗歌的热爱和对民心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政治的期望和对于社会进步的追求。这一联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描绘了南国的风土人情和政治风貌,表达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信仰,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国求良牧,中朝辍谏官。
君思偏念远,臣节岂辞难。
骑影过梅岭,溪声上赣滩。
曲江宜访古,韶石好凭栏。
诗影缘情远,民心逐政宽。
衰翁寻旧分,为致葛洪丹。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良牧

    读音:liáng mù

    繁体字:良牧

    意思:贤能的州郡长官。
      ▶《三国志•吴志•潘濬陆凯传评》:“胤身絜事济,着称南土,可谓良牧矣。”
      ▶《旧唐书•良吏传上•蒋俨》:“蒲州户口殷剧,前后刺史,多不称职,俨下车未

  • 谏官

    读音:jiàn guān

    繁体字:諫官

    英语:imperial censors

    意思:(谏官,谏官)
    掌谏诤的官员。
      ▶《汉书•萧望之传》:“陛下哀愍百姓,恐德化之不究,悉出谏官以补郡

  • 南国

    读音:nán guó

    繁体字:南國

    英语:southland

    意思:(南国,南国)

     1.古指江·汉一带的诸侯国。
      ▶《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