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除夕》 归寄柴桑人自老,就荒松菊径犹存。

归寄柴桑人自老,就荒松菊径犹存。

意思:回寄柴桑人自老,在荒松菊一直还在。

出自作者[宋]方岳的《除夕》

全文赏析

这首诗《梅花绕屋柳遮门,不是闾阊不是村》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联“梅花绕屋柳遮门,不是闾阊不是村”,描绘了诗人家乡的美丽景象:梅花环绕的房屋,柳条掩映的门庭,既不是城里的闾门阊门,也不是远离市井的乡村。这样的描述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的怀念和赞美。 颔联“归寄柴桑人自老,就荒松菊径犹存”,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情感:他愿意像陶渊明一样,在柴桑过着闲适的晚年生活,即使荒凉的山径菊篱仍在。这里诗人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颈联“事关时命才何与,技止文章道未尊”,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无奈和对自身才能得不到认可的感慨。他认为自己的才华与命运相关,但不被社会所认可,这让他感到困惑和无奈。 尾联“灯火半生堪底用,只将黄犊教吾孙”,表达了诗人对子孙的期望:他希望用微弱的灯火照亮子孙前行的道路,用黄牛犊教诲子孙,表达了诗人对子孙的关爱和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局的无奈和对自身才能得不到认可的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梅花绕屋柳遮门,不是闾阊不是村。
归寄柴桑人自老,就荒松菊径犹存。
事关时命才何与,技止文章道未尊。
灯火半生堪底用,只将黄犊教吾孙。

关键词解释

  • 柴桑

    读音:chái sāng

    繁体字:柴桑

    意思:
     1.古县名。
      ▶西汉置,因县西南有柴桑山得名,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
      ▶东汉末,诸葛亮见孙权于此,共图抗曹。
      ▶晋以后歷为浔阳郡和江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