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山僧 时年五十。》 百千万劫障,四十九年非。

百千万劫障,四十九年非。

意思:百千万劫障碍,四十九年不是。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寄山僧 时年五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自然宇宙的敬畏,语言简练,寓意深远。 首联“眼看过半百,早晚扫岩扉,”描绘了诗人已经接近人生的一半,早晚在岩石门扉之间扫地的生活。这体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叹和对朴素生活的接受。 颔联“白首谁能住,青山自不归,”进一步描述了岁月的无情,白发人无法停留时间的脚步,而青山依旧,不为任何人而改变。这一对比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自然宇宙的永恒。 颈联“百千万劫障,四十九年非,”运用了佛教概念,表达了生命中的种种障碍和过错。这里的“百千万劫障”和“四十九年非”形象地展现了人生的艰难曲折和复杂多样性。 尾联“会拟抽身去,当风斗擞衣,”则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的困境,决定抽身离开,迎风抖擞衣衫的决心和勇气。这体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人生的苦难与挫折,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坚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眼看过半百,早晚扫岩扉。
白首谁能住,青山自不归。
百千万劫障,四十九年非。
会拟抽身去,当风斗擞衣。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百千

    读音:bǎi qiān

    繁体字:百千

    意思:成百上千。喻众多。
      ▶唐·白居易《泛春池》诗:“霜竹百千竿,烟波六七亩。”
    ------------------------------
    百千
     补证条目

  • 万劫

    读音:wàn jié

    繁体字:萬劫

    意思:(万劫,万劫)

     1.佛经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过程为一劫,万劫犹万世,形容时间极长。
      ▶南朝·梁·沈约《内典序》:“俱处三界,独与神游,包括四天,卷舒万劫。”

  • 十九

    读音:shí jiǔ

    繁体字:十九

    意思:十分之九。谓绝大多数。
      ▶《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唐·韩愈《平淮西碑文》:“凡蔡卒三万五千,其不乐为兵,愿归为农者十九,悉纵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