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陈留书事》 乌樯风缆欲飞翾,拍岸惊涛挽不前。

乌樯风缆欲飞翾,拍岸惊涛挽不前。

意思:乌桅杆风缆要飞单薄,拍打海岸大浪拉不前。

出自作者[宋]杨时的《陈留书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风景壮美,却又带着一丝凄凉的江边景象。首联“乌樯风缆欲飞翾,拍岸惊涛挽不前。”描绘了江边的船只,在狂风和汹涌的波涛中欲飞却又被挽留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力量。 颔联“曲浦涨沙仍积冻,疏林余日自生烟。”描绘了江边的沙滩和树林在冬日的景象,沙滩上涨满了水,树林在余晖中自生烟雾,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凄美的氛围。 颈联“崎嵚道路真堪笑,放浪江湖已判年。”表达了诗人对崎岖道路的无奈和笑傲,同时也展示了他在江湖中漂泊多年的放荡不羁。 尾联“一枕昼眠无好梦,空惭边老腹便便。”则表现了诗人在白天的睡眠中无法找到好梦,感到惭愧,因为他的生活并不像边疆的老人那样平静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江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诗中的意象壮美而又凄凉,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乌樯风缆欲飞翾,拍岸惊涛挽不前。
曲浦涨沙仍积冻,疏林余日自生烟。
崎嵚道路真堪笑,放浪江湖已判年。
一枕昼眠无好梦,空惭边老腹便便。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杨时(1020年-1071年),字龙池,号文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世家,曾担任过几个官职,包括监察御史、侍御史等,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受到流放等处罚。杨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文、书法成就最为突出。

在文学方面,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以清新明丽著称,代表作品有《渔家傲·秋思》、《忆江南·江南好》等近百首佳作。在诗歌创作方面,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他的诗歌清新朗逸,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

在书法方面,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自由自在,有“杨文伯之草”之称。杨时擅长于楷、行、草三种书体,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飞白神韵”,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拍岸

    读音:pāi àn

    繁体字:拍岸

    造句:

  • 惊涛

    读音:jīng tāo

    繁体字:驚濤

    意思:(惊涛,惊涛)
    震摄人心的波涛。
      ▶三国·魏·曹丕《沧海赋》:“惊涛暴骇,腾踊澎湃。”
      ▶唐·杨师道《奉和圣制春日望海》:“落日惊涛上,浮天骇浪长。”

  • 风缆

    读音:fēng lǎn

    繁体字:風纜

    意思:(风缆,风缆)
    唐·韩愈《秋怀诗》之七:“有如乘风船,一纵不可缆。”后以“风缆”指飘泊的船。
      ▶宋·苏轼《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独酌》诗:“此生独何幸,风缆欣初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