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访别成献甫经历时新拜四台御史之命二首》 人言飚击须鹰隼,我喜时清睹凤麟。

人言飚击须鹰隼,我喜时清睹凤麟。

意思:人们说狂击需要鹰隼,我很高兴当时清看到凤麟。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访别成献甫经历时新拜四台御史之命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寒露迎风一段冰,高标孤映宛之滨》是一首描绘寒露时节景象,表达诗人对时局的看法和对百姓的关怀的诗。 首联“寒露迎风一段冰,高标孤映宛之滨。”描绘了寒露时节的景象,迎面而来的秋风带来了一片冰冻,高耸的冰块孤独地映照在宛之滨。这里通过寒露和冰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严寒和艰难。 颔联“人言飚击须鹰隼,我喜时清睹凤麟。”表达了诗人的观点,他认为在严酷的环境下,人们需要像鹰隼一样的力量来应对挑战,而当社会清明时,人们则可以看到凤凰麒麟等瑞兽的出现。这里通过对比不同的环境下的应对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看法和对百姓的关怀。 颈联“儜看仙班朝北极,暂移星节照西秦。”描绘了未来的景象,人们看到仙班朝向北极星的方向聚集,而星节的光芒也暂时照耀着西秦地区。这里通过描绘未来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期望和对国家的信心。 尾联“皇华礼乐君恩重,好访巅崖慰远民。”表达了诗人对官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重视礼乐制度,关心百姓的生活,前往偏远地区慰问百姓。这里通过呼吁官员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深关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寒露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看法和对百姓的关怀。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寓意。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礼乐制度和百姓生活的关注,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沉的爱国情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寒露迎风一段冰,高标孤映宛之滨。
人言飚击须鹰隼,我喜时清睹凤麟。
儜看仙班朝北极,暂移星节照西秦。
皇华礼乐君恩重,好访巅崖慰远民。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凤麟

    读音:fèng lín

    繁体字:鳳麟

    意思:(凤麟,凤麟)

     1.凤凰与麒麟。
      ▶汉·扬雄《法言•问明》:“或问鸟有凤,兽有麟,鸟兽皆可凤麟乎?”唐·顾况《步虚词》诗:“残药沾鸡犬,灵香出凤麟。”

  • 鹰隼

    读音:yīng sǔn

    繁体字:鷹隼

    意思:(鹰隼,鹰隼)
    鹰和雕。泛指勐禽。
      ▶《礼记•月令》:“﹝季夏之月﹞行冬令,则风寒不时,鹰隼蚤鸷,四鄙入保。”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鹰隼乏采

  • 人言

    读音:rén yán

    繁体字:人言

    英语:people\'s words

    意思:
     1.别人的评议。
      ▶《左传•昭公四年》:“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
      ▶宋·苏轼《次韵滕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