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颂二百零五首》 灵灵不昧寂而知,衣钵少林分付可。

灵灵不昧寂而知,衣钵少林分付可。

意思:灵灵不昧寂而知道,衣钵少林交付可。

出自作者[宋]释正觉的《偈颂二百零五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禅意的诗。首先,从整体上看,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通过描绘朔风秋过的景象,诗人表现出对时节变迁的敏锐感受,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在颔联中,诗人提到“拱默威音世外游”,这里的“拱默”有静默无言的意思,“威音”则可能指佛的声音。整句诗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静听佛音的心境。接下来的“放闲枯木堂中坐”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心如止水,像枯木一样静谧的状态。 颈联中的“尘劫空时却有空”,这里的“尘劫”指的是世俗的烦恼和纷扰,“空”则是指超越这些烦恼,达到内心的空明状态。整句诗表达了诗人通过修行,达到内心空明,超越世俗纷扰的境界。“道环虚处元无我”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修行的目标,即达到“无我”的境界,消除自我执念。 尾联中的“灵灵不昧寂而知”,这里的“灵灵”指的是内心的灵明,“不昧”则是指不失去这种灵明状态,“寂而知”则是指在寂静中领悟真理。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在修行中保持内心的灵明,领悟真理的过程。最后的“衣钵少林分付可”,这里的“衣钵”指的是佛教传法的信物,“少林”则是指佛教禅宗的发源地。整句诗表达了诗人愿意将佛法的传承交付给有德之人的心愿。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修行过程,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同时也展现了佛教禅宗的哲理和修行方法。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朔风拂旦吹秋过,时节薄寒宜就火。
拱默威音世外游,放闲枯木堂中坐。
尘劫空时却有空,道环虚处元无我。
灵灵不昧寂而知,衣钵少林分付可。

关键词解释

  • 分付

    读音:fēn fù

    繁体字:分付

    英语:(coll.) to order

    意思:
     1.分别付与。
      ▶《汉书•原涉传》:“宾客争问所当得,涉乃侧席而坐,削牍为疏,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

  • 少林

    读音:shǎo lín

    繁体字:少林

    意思:指少林寺。亦泛指佛教名寺。
      ▶宋·陆游《东窗偶书》诗:“屏风叠邃思庐阜,冠子峰高忆少林。”
      ▶《西游记》第二六回:“少林别有真滋味,花果馨香满树红。”详“少林寺”。<

  • 衣钵

    读音:yī bō

    繁体字:衣缽

    意思:(衣钵,衣钵)

     1.唐·崔颢《赠怀一上人》诗:“竹房见衣钵,松宇清身心。”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和尚收拾衣钵被窝,打个包儿,做成一担,寻根竹子,挑出菴

  • 不昧

    读音:bù mèi

    繁体字:不昧

    意思:
     1.不忘。
      ▶《逸周书•王会》:“佩之令之不昧。”
      ▶孔晁注:“不昧,不忘也。”
      ▶唐·杜甫《催宗文树鸡栅》诗:“不昧风雨晨,乱离减忧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