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厓堂诗》 况母红芳年,手提黄口儿。

况母红芳年,手提黄口儿。

意思:况且母亲红芳年,手提对不起孩子。

出自作者[明]张以宁的《春厓堂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感人的诗,它以自然界的万物为引子,表达了孝子的深情和责任。 首先,诗中提到了上天创造了世间万物,而其中有什么能回报母亲的呢?这个问题引出了对孝道的思考。古时的孝子,会吟诵《蓼莪》诗来感念母亲,诗人也以此为引,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感激。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母亲在寒冬中仍温暖如春的慈爱,就像断蓬根最终长成芳兰枝一样,母亲的恩情虽然无法回报,但子女的责任和孝道又当何在呢?这里诗人以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母亲无尽的敬爱和感恩。 诗人以倾阳葵来表达对母亲的回报,葵花向日,始终以阳光的方向生长,这是对阳光的回报。上以承君宠,下以报母慈,诗人希望自己能够有朝一日在君王面前尽忠,以此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恩之情。它提醒我们要时刻感恩母亲,尽我们所能去回报她的爱。同时,它也鼓励我们要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实际行动去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它用简单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敬爱和感恩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上天生万汇,何物能报之?
所以古孝子,感兹《蓼莪》诗。
况母红芳年,手提黄口儿。
独于霜雪际,回此阳春熙。
昔为断蓬根,今如芳兰枝。
母恩虽莫报,子职当何为。
愿将一寸草,化作倾阳葵。
上以承君宠,下以报母慈。

关键词解释

  • 黄口儿

    引用解释

    1.幼儿。《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东门行》:“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 三国 魏 曹丕 《艳歌何尝行》:“上慙仓浪之天,下顾黄口小儿。”《鸥陂渔话》卷五引 清 刘书樵 《杂诗》:“上有白髮亲,妾当罗酒浆。下有黄口儿,妾为製衣裳。”

    2.指年轻无知。 清 周亮工 《盛此公传》:“屈其二十年鋭往之气,頫而与邑之黄口

  • 红芳

    读音:hóng fāng

    繁体字:紅芳

    意思:(红芳,红芳)
    指红花。
      ▶唐·陈子昂《感遇诗》:“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前蜀·韦庄《诉衷情》词:“碧沼红芳烟雨凈,倚兰桡。”
      ▶元张翥

  • 黄口

    读音:huáng kǒu

    繁体字:黃口

    意思:(黄口,黄口)

     1.雏鸟的嘴。借指雏鸟。
      ▶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见罗者,其所得者皆黄口也。
      ▶孔子曰:‘黄口尽得,大爵独不得,何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