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贞女峡》 漂船摆石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

漂船摆石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

意思:漂流船排石一万瓦开裂,咫尺性命轻鸿毛。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贞女峡》

全文赏析

这首诗《江盘峡束春湍豪,风雷战斗鱼龙逃。悬流轰轰射水府,漂船摆石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是一首描绘江峡春潮壮观的诗,通过对江峡春潮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首句“江盘峡束春湍豪”便直接描绘了江峡的地理形势和春天的江流湍急。盘旋的江流和紧束的峡谷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而春天的江流更是显得汹涌澎湃,气势豪迈。 “风雷战斗鱼龙逃”一句,借用风雷来比喻江流的威势,鱼龙被吓得逃走,生动地描绘了江流的威猛。 “悬流轰轰射水府”则是直接描绘江流的轰轰声,仿佛将水府都射穿了。这里的“悬流”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奔腾直下,气势惊人。 “漂船摆石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江峡的惊涛骇浪,以及生命的渺小与脆弱。巨大的浪涛可以冲走小船,击碎石头,甚至撕裂房屋,而人的生命在这样的大自然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就像鸿毛一样轻。 整首诗通过对江峡春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生命的敬畏。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江峡春潮的壮观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盘峡束春湍豪,风雷战斗鱼龙逃。
悬流轰轰射水府,一泻百里翻云涛。
漂船摆石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鸿毛

    读音:hóng máo

    繁体字:鴻毛

    短语:涓滴

    英语:goose feather; something very light or insignificant

    意思:(鸿毛,鸿

  • 咫尺

    解释

    咫尺 zhǐchǐ

    (1) [very close]∶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small]∶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