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韩晋公晦日呈诸判官》 江南无处不闻歌,晦日中军乐更多。

江南无处不闻歌,晦日中军乐更多。

意思:江南地区没有地方听不唱,最后一天中娱乐更多。

出自作者[唐]顾况的《奉和韩晋公晦日呈诸判官》

全文赏析

这首诗《江南无处不闻歌,晦日中军乐更多》是一首描绘江南军营生活场景的诗,通过对军营中歌舞盛况的描绘,表达了军威严明、军纪整肃、军心愉悦的氛围。 首句“江南无处不闻歌”直接点明江南军营中歌声不断,无处不在,生动描绘出军营中欢歌笑语的场景。而“晦日中军乐更多”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欢乐的程度,指出在每月的最后一天(晦日)的军营中,歌声更是多姿多彩,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第二句“不是风光催柳色”描绘了军营中的风光,但并非是催生欢乐的原因,而是为欢乐的场景增添了一抹美丽的色彩。这里的“风光”并非是指自然风光,而是指军营中的环境氛围。而“催柳色”则形象地描绘了军营中的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的场景。 最后一句“却缘威令动阳和”则揭示了军营中欢乐的原因。这里的“威令”是指军中的纪律和命令,“阳和”则是指春天的温暖气息。诗人通过“却缘”一词,将威严的军令与温暖的春天联系起来,表达了军纪严明、军心愉悦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军营中歌舞盛况的描绘,展现了江南军营中的威武之师、纪律严明、军心愉悦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军营生活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江南风光的赞美,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南无处不闻歌,晦日中军乐更多。
不是风光催柳色,却缘威令动阳和。
作者介绍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关键词解释

  • 日中

    读音:rì zhōng

    繁体字:日中

    英语:Japan-China

    意思:
     1.正午。
      ▶《左传•昭公元年》:“叔孙归,曾夭御季孙以劳之。旦及日中不出。”
      ▶杨伯峻注:“

  • 军乐

    读音:jūn yuè

    繁体字:軍樂

    英语:fife and drum

    意思:(军乐,军乐)

     1.古代军中用的音乐。
      ▶《后汉书•礼仪志中》“高祖定秦之月,元年岁首也”李贤注

  • 江南

    读音:jiāng nán

    繁体字:江南

    英语:south of the River

    意思:
     1.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汉以前一般指今湖北省·长江以南部分和湖南省、江西省一带;后

  • 无处

    读音:wú chǔ

    繁体字:無處

    意思:(无处,无处)
    I

     1.无所处。谓没有处置的理由。
       ▶《孟子•公孙丑下》:“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餽之,是货之也。”
       ▶赵岐注:“我在

  • 更多

    读音:拼音:gèng duō 五笔:gjqq

    更多的解释

    词语分解

    • 更的解释 更 ē 改变,改换:更正。更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更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更定(改订)。更迭(轮流更换)。更递。更番。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