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书李学士北使集後》 苏武艰穷只四篇,五言风格到今传。

苏武艰穷只四篇,五言风格到今传。

意思:苏武艰难处境只四篇,五言诗风格到现在传。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书李学士北使集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苏武的赞美,表达了对苏武坚韧不屈、忠贞不二的品格的敬仰之情。 首句“苏武艰穷只四篇,五言风格到今传”中,诗人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苏武在困苦的环境中创作出的四篇优秀的五言诗,以及这些诗所展现出的高雅风格至今仍被传颂。这不仅是对苏武文学才华的赞美,也暗示了苏武在困苦环境中仍能保持高尚品格和智慧。 “节旄零落都无咏,枉在胡中十九年”则表达了诗人对苏武坚韧不屈、忠贞不二的品格的赞美。这里提到苏武在异国他乡十九年中,没有对节旄的零落进行咏叹,没有浪费他在胡中的岁月。这表明苏武把他的忠诚和坚韧放在首位,没有因为困难和痛苦而放弃。 整首诗通过对苏武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高尚品格和坚韧精神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提醒人们在困难和挑战面前,要有苏武那样的坚韧和忠诚,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苏武艰穷只四篇,五言风格到今传。
节旄零落都无咏,枉在胡中十九年。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苏武

    读音:sū wǔ

    词语解释

    ⒈  西汉使臣。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公元前100年任中郎将,奉命出使匈奴。匈奴贵族对他多方威胁诱降,均遭拒绝。后被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地区牧羊。他坚持十九年不肯屈服。前81年,匈奴与汉和好,遂被释放,终于返回长安。

  • 五言

    读音:wǔ yán

    繁体字:五言

    意思:
     1.五德之言。
      ▶《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
      ▶孔传:“以出纳仁、义、礼、智、信五德之言,施于民以成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