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钟》 秋至含霜动,春归应律鸣。

秋至含霜动,春归应律鸣。

意思:秋天到含霜行动,春归应律鸣。

出自作者[唐]宋之问的《咏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各种乐器的声音和它们在不同的时间和季节中的变化。诗中的“既接南邻磬,还随北里笙”描述了乐器之间的和谐共鸣,磬和笙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美妙的音乐。 “平陵通曙响,长乐警宵声”则表现了这些乐器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它们的声响贯穿了整个昼夜。 “秋至含霜动,春归应律鸣”进一步描述了乐器声音的变化,随着季节的变化,乐器的声调也相应地改变。 最后,“岂惟恒待扣,金簴有馀清”强调了这些乐器的美妙声音不仅仅是靠敲击产生的,它们的音乐价值在于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 整首诗通过这些乐器的描绘,展现了美妙的音乐世界,表现了作者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感受。同时,通过乐器的声音和变化,也反映了时间和季节的变迁,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敏锐观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既接南邻磬,还随北里笙。
平陵通曙响,长乐警宵声。
秋至含霜动,春归应律鸣。
岂惟恒待扣,金簴有馀清。

关键词解释

  • 应律

    读音:yìng lǜ

    繁体字:應律

    意思:(应律,应律)

     1.应合乐律。
      ▶《楚辞•九歌•东君》:“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
      ▶唐·吕纯《忆江南》诗:“万蕊初生将比类,黄钟应律始归家。”

  • 秋至

    读音:qiū zhì

    繁体字:秋至

    意思:秋分。
      ▶《管子•轻重己》:“以夏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秋至。”

    解释:1.秋分。

    造句:聊古

  • 含霜

    读音:hán shuāng

    繁体字:含霜

    意思:
     1.犹凝霜;带霜。
      ▶南朝·梁·江淹《望荆山》诗:“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
      ▶唐·李峤《钟》诗:“秋至含霜动,春归应律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