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舟次当涂》 一似余杭路,寒洲半是芦。

一似余杭路,寒洲半是芦。

意思:一个像杭州路,冷洲半是芦。

出自作者[宋]方岳的《舟次当涂》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秋景的诗,通过对芦苇、秋水、渔舟、野鸭、明月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秋夜江景图。 首句“一似余杭路,寒洲半是芦”中,“一似余杭路”借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中的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绘出江南水乡的典型景色。而“寒洲”则点出了秋天的季节特点,同时也为读者勾勒出一片萧瑟的江面景象。而“半是芦”则进一步强调了芦苇在秋天的主体地位,它们在秋水中摇曳,为寂静的江面增添了几分生动。 “客依秋泊岸,渔带晚收罛”两句描绘了客人的活动和渔民的劳作。客人依偎在秋天的岸边,渔民则在傍晚时分收起渔网。这两句通过人的活动与自然景色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了秋夜江面的寂静和生动。 “远树齐於荠,平芜杂以凫”两句描绘了远处的树木和平原上的野鸭。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色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 最后,“可怜沙上月,相见又当涂”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情感。诗人看到沙上的明月,不禁感叹人生的短暂和离别的痛苦。而“相见又当涂”则暗示了诗人即将离开这个地方,为画面增添了几分伤感的情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秋夜江景图。诗人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似余杭路,寒洲半是芦。
客依秋泊岸,渔带晚收罛。
远树齐於荠,平芜杂以凫。
可怜沙上月,相见又当涂。

关键词解释

  • 寒洲

    读音:hán zhōu

    繁体字:寒洲

    意思:称秋冬的水中可居的陆地。
      ▶南朝·宋·鲍照《望水》诗:“苕苕岭岸高,照照寒洲爽。”

    造句:已惊凫雁起寒洲,岂有鱼龙动深宅

  • 一似

    读音:yī sì

    繁体字:一似

    英语:just like; the same as

    意思:很像。
      ▶《孔子家语•正论解》:“孔子适齐过泰山之侧,有妇人哭于野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曰:‘此哀一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