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元员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忆见寄》 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

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

意思:我知道你想念曲水春,这是长沙老不回。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酬元员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忆见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长沙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首句“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描绘了作者在慈恩寺度过的三个月中的惆怅心情,以及三月末紫桐花凋落和鸟儿的关关鸣叫声给环境带来的凄凉气氛。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时间和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衬托人的情感变化,以花落鸟鸣反衬出人的孤独和寂寥。 “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他虽然知道曲水边春天相忆的情景,却无奈自己仍然滞留长沙,无法回归。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美好的回忆与现实的无奈形成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思乡之情。 “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两句,描绘了作者在长沙老去,而环境的变化也让他容颜衰老。这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变化来表达作者对时间的无奈和对青春的怀念。 最后,“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两句,作者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他感叹南方也有霜雪,但这些霜雪却落在他的鬓发间,暗示了他的衰老和孤独。这里再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环境的变换与人的衰老形成对比,进一步强化了作者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长沙的生活和情感,通过时间和自然环境的衬托,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时间的无奈。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
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
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
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相忆

    读音:xiāng yì

    繁体字:相憶

    意思:(相忆,相忆)
    相思;想念。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唐·杜甫《梦李白》诗之一:“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 其奈

    读音:qí nài

    繁体字:其奈

    意思:亦作“其那”。
     怎奈;无奈。
      ▶唐·刘禹锡《遥和韩睦州元相公二君子》诗:“其奈无成空老去,每临明镜若为情?”宋·杨万里《乙酉社日偶题》诗:“也思散策郊行去,其奈缘溪路未干。

  • 曲水

    读音:qǔ shuǐ

    繁体字:曲水

    英语:Qushui River

    意思:古代风俗,于农历三月上巳日(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就水滨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因引水环曲成渠,流觞取饮,相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