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灼灼》 锦城春暖花欲飞,灼灼当庭舞柘枝。

锦城春暖花欲飞,灼灼当庭舞柘枝。

意思:锦城春暖花欲飞,灼灼应当庭柘枝舞。

出自作者[宋]秦观的《灼灼》

全文赏析

这首诗《锦城春暖花欲飞》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锦城(即成都)春天的美景,以及一位美丽女子的深情与渴望。 首句“锦城春暖花欲飞”描绘了锦城春日的景象,温暖的气候和即将绽放的花朵,仿佛都在催促着春天的到来。这一句为整首诗定下了明快、温暖的基调。 “灼灼当庭舞柘枝”描绘了女子在庭院中观赏盛开的花朵,仿佛在欣赏一场优美的柘枝舞。这一句与前一句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美好。 “相公上客河东秀,自言那得傍人知”这两句描述了女子的身份和她的内心世界。她是相公的上客,也是河东的佳人,但她却感到孤独和无人理解。这一句表达了女子的寂寞和渴望。 “妾愿身为梁上燕,朝朝暮暮长相见”是女子的内心独白,她渴望自己能变成梁上的燕子,每天都能与心爱的人朝夕相伴,永不分离。这一句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和渴望。 最后两句“云收月堕海沉沉,泪满红绡寄肠断”描绘了女子在爱情受挫后的悲伤和痛苦。云层散去,月亮落下,大海深沉,这些意象都暗示着女子的心情沉重。泪水湿透了红绡,她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女子的深情与渴望,表达了爱情的美好与痛苦,同时也展现了女子的柔情与坚韧。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锦城春暖花欲飞,灼灼当庭舞柘枝。
相公上客河东秀,自言那得傍人知。
妾愿身为梁上燕,朝朝暮暮长相见。
云收月堕海沉沉,泪满红绡寄肠断。
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关键词解释

  • 锦城

    读音:jǐn chéng

    繁体字:錦城

    意思:(锦城,锦城)
    见“锦官城”。

    造句:广州豪宅物业锦城花园入伙。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朝贤⑧尽知己,休梦锦城⑨归。但

  • 当庭

    读音:dāng tíng

    繁体字:噹庭

    意思:(当庭,当庭)
    在法庭审理的现场。如:由于他能坦白自首,并作了退赔,法院当庭宣判他免于刑事处分。

    造句:论刑事审判中的当庭

  • 灼灼

    解释

    灼灼 zhuózhuó

    (1) [shining;brilliant]∶耀眼,光亮

    若日出之灼灼。——《新书》

    (2) [clear]∶明白地

    灼灼如此

  • 柘枝

    读音:zhè zhī

    繁体字:柘枝

    意思:
     1.柘枝舞的省称。
      ▶唐·章孝标《柘枝》诗:“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钿罗衫耸细腰。”
      ▶清·吴伟业《赠妓朗圆》诗:“轻靴窄袖柘枝装,舞罢斜身倚玉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