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谢舍人奉使北朝》 授馆氊为幄,供庖酪和羹。

授馆氊为幄,供庖酪和羹。

意思:授馆氊做帐,提供厨师奶酪和羹。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谢舍人奉使北朝》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汉使出使西域的壮丽景象和感受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汉使不畏艰险、为国效力的敬意和赞美。 首联“汉使下西清,胡人拥道迎”,描绘了汉使从京城出发,沿途受到西域各族的热烈欢迎,表现出汉使的威仪和影响力。颔联“寒笳随宿堡,卫甲出孤城”,进一步描绘了汉使经过的荒凉和寒冷地带,伴随着凄凉的笳声,卫士们列队迎接,进一步强调了汉使的威严和影响力。 颈联“犯雪貂裘重,冲风锦绶轻”,描绘了汉使在风雪中行进的情景,貂裘厚重但斗志昂扬,锦绶飘扬在风中,表现出汉使不畏艰难困苦、为国效力的精神。 接下来两联“山川辞国远,车骑踏沙行。授馆氊为幄,供庖酪和羹。”描述了汉使在旅途中的生活状况,他们住在毡帐中,吃着美味的奶酪和羹汤,表现出了他们的艰苦生活和坚韧精神。 最后两联“戎王拜天赐,虏帅伏名卿。紫塞千烽静,黄云万里平。”则描绘了西域各族的敬仰和欢迎,以及汉使所到之处的和平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汉使为国效力的赞美。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汉使出使西域的壮丽景象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汉使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民族精神的颂扬。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使下西清,胡人拥道迎。
寒笳随宿堡,卫甲出孤城。
犯雪貂裘重,冲风锦绶轻。
山川辞国远,车骑踏沙行。
授馆氊为幄,供庖酪和羹。
戎王拜天赐,虏帅伏名卿。
紫塞千烽静,黄云万里平。
甘泉归奏日,重见凤池荣。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授馆

    读音:shòu guǎn

    繁体字:授館

    意思:(授馆,授馆)

     1.为宾客安排行馆。
      ▶《周礼•秋官•环人》:“掌送逆邦国之通宾客……舍则授馆。”
      ▶南朝·陈徐陵《与李那书》:“此后殷仪同至止

  • 和羹

    引用解释

    1.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孔 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阳书》:“贝锦以繁采发华;和羹以盐梅致旨。”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 唐 钱起 《陪郭令公东亭宴集》诗:“不愁懽乐尽,积庆在和羹。”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二:“举朝水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