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单少府赴扶风》 少年趋盛府,颜色比花枝。

少年趋盛府,颜色比花枝。

意思:少年趋盛府,色比花枝。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送单少府赴扶风》

全文赏析

这首诗《少年趋盛府,颜色比花枝。范匄非童子,杨修岂小儿。叨陪丈人行,常恐阿戎欺。此去云霄近,看君逸足驰。》是一首赞美少年的诗。它描绘了少年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首联“少年趋盛府,颜色比花枝”,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将少年们比作盛府中的花朵,形容他们的容颜如同花枝般娇艳。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少年们的青春活力,同时也暗示了他们未来的无限可能和美好前景。 颔联“范匄非童子,杨修岂小儿”,诗人用典故来赞美少年们。范匄是古代的一位少年英雄,杨修则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少年才俊。诗人以此表达对少年们的期望和信心,认为他们也能够像范匄和杨修一样,成为未来的英雄和才俊。 颈联“叨陪丈人行,常恐阿戎欺”,诗人表达了自己在陪伴少年们成长过程中的感慨和担忧。诗人自谦为“丈人”,表示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但愿意陪伴少年们成长,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诗人也担心自己无法完全理解少年们的想法和行为,担心他们会受到欺骗和欺负。 尾联“此去云霄近,看君逸足驰”,诗人以积极向上的语气,表达了对少年们的期望和祝福。诗人相信少年们将会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如同骏马奔驰在云霄之间。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少年们的信心和祝福,相信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整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典故赞美了少年的青春活力,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期望和祝福。诗中既有对少年的赞美和敬仰之情,也有对自己无法完全理解他们的担忧之情,但整体上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信心。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年轻一代的关注和期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少年趋盛府,颜色比花枝。
范匄非童子,杨修岂小儿。
叨陪丈人行,常恐阿戎欺。
此去云霄近,看君逸足驰。
作者介绍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花枝

    读音:huā zhī

    繁体字:花枝

    英语:flowering branch

    意思:
     1.开有花的枝条。
      ▶唐·王维《晚春归思》诗:“春虫飞网户,暮雀隐花枝。”
      ▶明·谢谠

  • 颜色

    读音:yán sè

    繁体字:顏色

    短语:色调

    英语:color

    意思:(颜色,颜色)

     1.面容;面色。
      ▶《礼记•玉藻》:“凡祭,容貌颜色,如见所

  • 少年

    读音:shào nián

    繁体字:少年

    短语:未成年 苗 未成年人

    英语:juvenile

    意思:I
    不几年。
       ▶《后汉书•西南夷传•滇》:“初到郡,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