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 三》
悲遥但自弭。
悲遥但自弭。
意思:
悲伤地只从消除。
出自作者[南北朝]谢惠连的《西陵遇风献康乐诗 三》
全文创作背景
谢惠连的《西陵遇风献康乐诗 三》的创作背景是他在元嘉七年(430年)二月,从会稽前往京城建康的途中,行至西陵时,遭遇了风雪,船只无法前行,被迫滞留。在羁旅他乡,又遇到风雪交加的困境中,诗人感到孤独和忧郁,因此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他内心的愁绪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诗中的“献康乐”表明这首诗是献给谢灵运的,谢灵运是他的族兄,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谢惠连在诗中向族兄倾诉了自己的心境和经历。
相关句子
悲遥但自弭,路长当语谁!
--
出自《西陵遇风献康乐》作者:[南北朝]谢惠连
有笛悲遥夜,无人在远楼。
--
出自《寅卯二年八月十五夜皆不见月》作者:[宋]赵崇嶓
临终但自亲行转。
--
出自《渔家傲·曾讲弥陀经十遍》作者:[宋]可旻
不信归来但自看。
--
出自《定风波·莫怪鸳鸯绣带长》作者:[宋]苏轼
吾人勿惊异,但自汲缾罂。
--
出自《明井》作者:[宋]梅尧臣
但自能齐物,何须著《解嘲》。
--
出自《郊居》作者:[明]黄姬水
和风弭尘。
--
出自《太尉王公以九锡命大将军让公将还京邑祖饯赠》作者:[魏晋]陆云
俯仰未能弭。
--
出自《杂体诗 潘黄门岳述哀》作者:[南北朝]江淹
前悲尚未弭。
--
出自《代门有车马客行》作者:[南北朝]鲍照
淮壖暂弭旌旗。
--
出自《望海潮·山连嵩岱》作者:[宋]沈伯文
意气所亲,不能弭忘。
--
出自《有客》作者:[宋]林季仲
何时弭棹苏台侧。
--
出自《兰陵王 岁晚忆王彦强而作》作者:[元]邵亨贞
诗句原文
靡靡即长路。
戚戚抱遥悲。
悲遥但自弭。
路长当语谁。
行行道转远。
去去情弥迟。
昨发浦阳汭。
今宿浙江湄。
作者介绍
谢惠连简介
谢惠连(407~433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10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灵运每见其新文,常感慨“张华重生,不能易也。”本州辟主簿,不就。谢惠连行止轻薄不检,原先爱幸会稽郡吏杜德灵,居父丧期间还向杜德灵赠诗,大为时论所非,因此不得仕进,官位不显,仕宦失意。为谢灵运“四友”之一。
谢惠连的《雪赋》与谢庄的《月赋》并为六朝抒情咏物类小赋的代表作,展现了素净而奇丽的画面。他的《祭古冢文》,写得也很有感情,关于古冢形制的描写,可看作是中国最早的考古发掘简报。
他的诗作,虽不如谢灵运精警,但遣词构句却不相上下,运调轻灵,用词清艳。如《秋怀》:“皎皎天月明,奕奕河宿烂。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雁。寒商动清闺,孤灯暖幽幔。”《捣衣》中有“栏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诗品》评他这两首诗说:“《捣衣》、《秋怀》之作,虽复灵运锐思,亦何以加焉。”他的一些乐府诗,则颇有牢骚不平之气。《诗品》将其诗定为中品。后人把他和谢灵运、谢脁合称“三谢”。
《隋书·经籍志》载有《谢惠连集》6卷,明代张溥辑有《谢法曹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后世学习和模仿谢氏家族文学的人很多,以至于还出现了“谢康乐体”、“谢惠连体”这种专门的称谓,可见他们的影响之深远。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