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豫章东湖避暑》 何人杀风景,斫尽木芙蓉。

何人杀风景,斫尽木芙蓉。

意思:什么人杀风景,砍尽木芙蓉。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豫章东湖避暑》

全文赏析

这首诗《遍访诸亭馆,苍苔掩旧踪》是一首描绘游览亭馆,感叹岁月流逝的诗。诗中通过描绘亭馆的苍苔旧踪,十年如一瞬间,万象又到秋容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遍访诸亭馆,苍苔掩旧踪”,诗人四处寻访亭馆,寻找过去的痕迹,但苍苔的出现却掩盖了旧日的踪迹,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颔联“十年如昨日,万象又秋容”,诗人感叹过去的十年仿佛昨日,而周围的一切又已经历了秋天的变化。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时间流逝比作瞬间,将万象的变化比作秋天的来临,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世事的变幻。 颈联“阅世存乔木,沿堤倚瘦筇”,诗人继续描绘自己的所见所感。在堤岸上,只有那些高大的树木依然屹立不倒,而诗人则倚靠着他那瘦弱的竹杖,默默地阅览着世事的变化。这里通过乔木和瘦筇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和坚韧,也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尾联“何人杀风景,斫尽木芙蓉”,诗人用“何人杀风景”表达了对那些摧毁美好事物的人的愤慨。木芙蓉是美丽的风景,却被砍伐殆尽,诗人对此深感痛心。这里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游览亭馆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遍访诸亭馆,苍苔掩旧踪。
十年如昨日,万象又秋容。
阅世存乔木,沿堤倚瘦筇。
何人杀风景,斫尽木芙蓉。
作者介绍 庾信简介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杀风景

    解释

    杀风景 shā fēngjǐng

    (1) [spoil the fun] 破坏美丽的景物。比喻在欢快的场合使人扫兴

    不叫局也太杀风景。——《孽海花》

    (2) 另见“煞风景”

    <

  • 木芙蓉

    读音:mù fú róng

    繁体字:木芙蓉

    意思:1.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掌状,秋季开白或淡红色花,结蒴果,有毛。栽培供观赏,插条即活。俗称芙蓉或芙蓉花。又称木莲。或称地芙蓉,以别于荷花之称芙蓉。花叶可入药。

  • 杀风

    读音:shā fēng

    繁体字:殺風

    意思:(杀风,杀风)
    肃杀之风;极寒足以杀生之风。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之行》:“是故春袭葛,夏居密阴,秋避杀风,冬避重湿,就其和也。”
      ▶唐·孟郊《寒溪》

  • 芙蓉

    读音:fú róng

    繁体字:芙蓉

    短语:莲花

    英语:lotus

    意思:
     1.荷花的别名。
      ▶《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