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共伊知道。
意思:除非共伊知道。
出自作者[宋]柳永的《隔帘听·咫尺凤衾鸳帐》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离别》,是一首表达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情的诗。
首先,诗的前两句“咫尺凤衾鸳帐,欲去无因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暗示了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咫尺”一词,既表达了距离的近,又暗示了分离的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无因到”则表达了无法阻止或避免分离的无奈。
接下来,“□须[上穴下卒]地重门悄。认绣履频移,洞房杳杳”,描述了离别后的环境,深宅大院,重门紧闭,寂静无声。主人公在寻找过去的痕迹,通过观察绣花鞋子的移动来想象她的伴侣在房间里的活动,但只能通过想象来描绘,更增加了离别的痛苦。
“强语笑。逞如簧、再三轻巧”,描述了尽管痛苦,但为了掩饰内心的情感,不得不强颜欢笑的场景。“如簧”形象地描绘了甜言蜜语,但这些话语显得轻巧而不真实。
“梳妆早。琵琶闲抱。爱品相思调。声声似把芳心告”,这里通过描述梳妆和弹琵琶来表达对伴侣的思念,琵琶作为一种表达相思的工具,而“品相思调”则直接表达了对伴侣的思念。
“隔帘听,赢得断肠多少。恁烦恼。除非共伊知道”,最后两句表达了无法相见时只能通过声音传递思念的痛苦,听到的都是令人断肠的声音,只有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情才能缓解这种痛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离别和相思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痛苦和无奈。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 除非悟。-- 出自《渔家傲·听说娑婆无量苦》作者:[元]梵琦
- 除非相见时。-- 出自《长相思·长相思》作者:[宋]晏几道
- 要说除非梦里。-- 出自《西江月·池面风翻弱絮》作者:[宋]周紫芝
- 忘了除非醉。-- 出自《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作者:[宋]李清照
- 除非烧香做功德。-- 出自《滴滴金·庞儿周正心儿得》作者:[宋]晁端礼
- 除非辟尘犀。-- 出自《送黄成甫殿讲被召》作者:[宋]五迈
- 似春知道。-- 出自《点绛唇·回雁风微》作者:[宋]晁补之
- 须知道。-- 出自《点绛唇·南国名花》作者:[宋]王十朋
- 知道愁辛。-- 出自《减字木兰花·巫山古县》作者:[宋]黄庭坚
- 与君知道。-- 出自《万年春·梦到华胥》作者:[元]姬翼
- 唯有个人知道。-- 出自《桃园忆故人 重阳全真集卷之三》作者:[元]王哲
- 知道。-- 出自《定风波 次韵答人见寄》作者:[元]刘敏中
- 还知道。-- 出自《点绛唇 冯巨川南齐牡丹》作者:[元]李俊明
- 方知道。-- 出自《玉女摇仙佩》作者:[宋]晁端礼
- 怎知道。-- 出自《扫花游/扫地游》作者:[宋]王沂孙
- 还知道。-- 出自《点绛唇·瑞气盈门》作者:[宋]吕胜己
- 酒前频共伊。-- 出自《菩萨蛮·闻人语著仙卿字》作者:[宋]张先
- 不如君共伊。-- 出自《长相思·天四垂》作者:[宋]王之道
- 今生重共伊。-- 出自《长相思·你又痴》作者:[宋]石孝友
- 不免收心,共伊长远。-- 出自《秋夜月/相见欢》作者:[宋]柳永
- 不免收心,共伊长远。-- 出自《秋夜月》作者:[宋]柳永
- 记得年时,共伊曾摘。-- 出自《撷芳词·风摇荡》作者:[宋]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