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蜀志》 髀肉消来还感泣,争教汉鼎不三分。

髀肉消来还感泣,争教汉鼎不三分。

意思:大腿肉消回来感动得哭泣,争取教育汉政权不三分。

出自作者[宋]郑獬的《读蜀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三国时期刘备的赞扬,表达了对刘备的敬仰和钦佩之情。 首句“曹公屈指当时辈,天下英雄数使君”直接点明刘备在当时英雄辈出的时代中的地位。曹操在三国时期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智谋和胆略在当时都是非常出名的。但是,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刘备依然能够被曹操屈指可数,可见刘备的英雄气概和卓越才能。 “天下英雄数使君”则进一步强调了刘备的英雄形象,他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是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和仁爱之心的人。他能够得到天下英雄的敬仰和尊重,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智谋和胆略,更是因为他的仁爱之心和忠诚之道。 “髀肉消来还感泣,争教汉鼎不三分”这两句诗则表达了对刘备的敬仰之情。刘备在三国时期经历了许多艰辛和挫折,但是他始终不放弃,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标。即使在髀肉消去之后,他依然能够感动得流泪,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 “争教汉鼎不三分”则表达了对刘备的忠诚之道的赞赏。刘备在三国时期一直致力于恢复汉室,他为了这个目标奋斗了一生。即使在汉鼎三分之后,他也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这种忠诚之道令人感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刘备的赞扬和敬仰之情,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和对忠诚之道的赞赏。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曹公屈指当时辈,天下英雄数使君。
髀肉消来还感泣,争教汉鼎不三分。
作者介绍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关键词解释

  • 汉鼎

    读音:hàn dǐng

    繁体字:漢鼎

    意思:(汉鼎,汉鼎)
    汉代的鼎。为国之重器。亦用以指汉代社稷。
      ▶唐·司空图《杂题》诗之一:“若使只凭三杰力,犹应汉鼎一毫轻。”
      ▶清·沈曰霖《晋人麈•诗话•关侯祠

  • 三分

    读音:sān fēn

    繁体字:三分

    英语:trisection

    意思:I

     1.谓一分为三。
       ▶《左传•襄公十一年》:“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
       ▶《三国志•

  • 髀肉

    读音:bì ròu

    繁体字:髀肉

    意思:大腿上的肉。亦为“髀肉复生”的简缩。
      ▶唐·白居易《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诗:“战袍破犹在,髀肉生欲圆。”
      ▶元·麻革《上云内帅贾君》诗:“鞍马怜髀肉,簪缨视鬓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