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益公题三老图二首》 前後顾瞻羞倚玉,支干引从偶连珠。

前後顾瞻羞倚玉,支干引从偶连珠。

意思:先后回顾羞倚玉,支干率从偶然连珠。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益公题三老图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辞官返乡的场景,通过描绘两匹骏马与一匹驽马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羞愧与自卑。 首句“同辞官路返乡闾”交代了诗人与两匹骏马一同辞别官场,返回故乡的背景。这里的“同”字将诗人与马儿们放在同一层面上,展现了诗人与马儿们的亲密关系。 次句“两驌驦中间以驽”具体描绘了马儿们的形象,两匹骏马矫健有力,而中间的驽马则显得平庸无力。这里的对比旨在引出诗人内心的自卑感。 第三句“前後顾瞻羞倚玉”通过“羞倚玉”表达了诗人的羞愧心理。诗人自觉能力不济,不配与骏马为伍,因此感到羞愧。这里的“玉”字指的是骏马的马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自卑情绪。 最后一句“支干引从偶连珠”中的“偶连珠”形象地描绘了马队行进的状态,表现出整齐有序的样子。这里的描绘旨在进一步强调诗人与马儿们的亲密关系,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辞官返乡的决心与勇气。 整首诗通过描绘马儿们的形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辞官返乡的复杂心情,表达了人生的荣辱与起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同辞官路返乡闾,两驌驦中间以驽。
前後顾瞻羞倚玉,支干引从偶连珠。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顾瞻

    读音:gù zhān

    繁体字:顧瞻

    意思:(顾瞻,顾瞻)

     1.回视;环视。
      ▶《诗•桧风•匪风》:“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唐·张鷟《游仙窟》:“余时渐渐去远,声沉影灭,顾瞻不见,恻怆而去

  • 倚玉

    读音:yǐ yù

    繁体字:倚玉

    意思: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案此言二人品貌极不相称。后以“倚玉”谓高攀或亲附贤者。
      ▶唐·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 连珠

    解释

    连珠 liánzhū

    [joined like a string; in rapid succession like a chain of pearls] 把许多珠子用一根线连接起来,比喻连在一起,不间断

    连珠箭

    妙语连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